在他的領導下,勞動崗位最佳化組合初顯成效,熟練操作工、技術人員充實到生產車間第一線;
在他的領導下,管理層減員增效效果顯著,採購團隊以“價廉質優”為核心,銷售團隊績效為先迸發巨大潛力,四季度到11月底訂單已是三季度的2.3倍;財務團隊嚴格控制支出特別是招待費、水電費等,騰出相當多資金用於裝置升級改造……
別說坐在旁邊的孟龍、高雅等滿臉不服氣,就連介於工作組和東閣之間的李源都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感覺這傢伙臉皮未免太厚了——
你有吹牛的權利,但別當著工作組全體成員吹行不行?
袁琛聽說過鄒昊丞的稟性,低頭不語;伊宮瑜坐了會兒假裝接電話離開會議室;邱慶偉期間冷笑數聲,點到為止。
萬啟閣卻不時力挺,出言誇獎“昊丞有點子有思路”,“讓昊丞帶工作組是步妙棋”等等。
身為正府常務副區長卻一個勁地誇區委辦副主任,明擺著打藍京的臉。
接下來輪到藍京發言,他會說什麼呢?車端平淡淡瞥了他一眼,似擔心兩人為爭功吵起來。
“各位領導、同志們,下面我代表工作組就東閣生產經營等方面情況做個彙報!”
這時伊宮瑜悄悄推門進來,藍京頓了頓等她落座後道,“關於工作組取得的成績,剛剛鄒主任講得很全面,我不再贅言,我想強調的是,以上成績的取得是工作組全體同志齊心協力的結果,也是東閣幹部員工通力配合的結果,兩者缺一不可。”
“那倒是,那倒是。”鄒昊丞乾笑著附合道。
藍京續道:“我更想強調,以上成績都是工作組應該做的,反之如果一事無成說明我們失職,不是嗎?事實上我們還有很多該做的還沒做,或沒做到,或沒做成,此時此刻,我們非但不應該有半點樂觀情緒,相反要憂心忡忡,畢竟擺在面前的困難還很多,東閣也沒有走出困境。”
邱慶偉深以為然,冷笑道:“我個人非常讚賞藍助理的憂患意識,剛才聽了鄒主任發言,有一瞬間我都以為東閣扭虧為盈了,誰知是錯覺。”
“獎罰分明,該記的功還得記。”萬啟閣緩頰道。
藍京道:“目前東閣有三個車間投入生產,產能只達到正常水平的三分之一,而在最佳化組合、競聘上崗機制下實際參與生產的幹部員工還不到四分之一,一方面凸顯東閣低生態執行的窘境;另一方面將是工作組面臨的巨大考驗,即使九個車間都運轉起來了——當然是不可能的後面我會說明,東閣仍存在非常嚴重的冗員現象,剩餘勞動力何處去?留在東閣,沉重的負擔早晚要拖垮企業;走出廠門,那些人如何營生?”
車端平緩緩問道:“預計冗餘多少人?”
“行政人員90-120人;生產工人420-460人……”
沒等藍京說完,車端平眉頭緊鎖道:“加起來將近600號人了,又一顆定時炸彈啊。”
鄒昊丞不滿地瞪了藍京一眼,道:“關於這個問題藍助理事先沒跟我探討過,我也不同意他的觀點!國企國企,國家的企業,本來就應該兼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說穿了有義務幫正府分擔就業問題,拿相對平均的收入多養些人,屬於它義不容辭的責任!600號人踢出國企到哪兒去?到私企打工?這樣的話我們**優越性哪去了?國企工人也有編制的,除非犯了錯誤才能開除,你想打發就打發?”
邱慶偉就看他不順眼,當下嗆道:“乾脆宣佈東閣破產,所有人都下崗不就好打發嗎?到時既不要履行義務,也沒有任何權利。”
“東閣每位幹部員工都是我們寶貴的財富,”萬啟閣無疑也站在鄒昊丞那邊,“國企別輕言破產,而要千方百計想出路,這也是郭改五條裡面明確要求的。”
往常這個時候伊宮瑜肯定站出來助陣了,今天卻一聲不吭埋頭記錄,車端平狐疑了連瞟她幾眼,轉而道:
“藍助理先講的人員冗餘難題,其它還有呢?”
藍京暗忖車端平掌控局面的水平槓槓的,不能不服,遂道:
“關於生產經營,如果三個車間小規模運轉下去固然能讓東閣鬆口氣,但現狀是四分之三的幹部員工靠財政發放基本生活費,因此恢復產能是當務之急!根據我的大致測算,東閣產能恢復到六至七個車間正常生產的話,勉強能維持發放基本工資……”
“不對吧藍助理,你剛才說產能不可能恢復那麼多!”
鄒昊丞終於挑到毛病,迫不及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