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政道

第82章 矛盾重重

一是產能不足導致入不敷出,三個車間投入生產的效益不足以抵銷整個東閣廠區運營成本,頂多只能保證生產車間技術人員和工人工資發放,那就帶來第二個問題,即:

僧多粥少,除此之外近千人怎麼辦?

按藍京此前彙報的變通式改制方案,利用外來資金消化東閣的產能、工人,預計能恢復六至七個車間正常生產,從而讓整個東閣的後勤保障、倉儲、供應鏈等全都煥發活力,即便如此還將產生近600名冗餘人員,他們又何去何從?

黃明柱說了三組令人憂心的資料:

1、每天輾轉於廠辦、區直相關部門、區信訪局上訪求助的東閣廠工人及其家屬超過1000人;因後勤實施全方位“斷供”,宿舍區、廠區門面等鬧事、滋事、煸風點火等每天平均6-8起。

2、因東閣採取全面競價採購和市場方式銷售模式,原有供銷兩條線合作商紛紛斷聯,導致數千萬元應收款沒了著落;此外由於不滿或對東閣前景失望,至少6個合作商要求退貨。

3、衡芳區所有銀行均拒絕繼續“輸血”,工行、中行搶先動手凍結東閣多處優質資產,其它銀行見勢頭不對同時限制東閣銀行賬戶付款功能,變成“只收不付”,一有進賬優先歸還銀行貸款;上週區財正拒絕了兩筆東閣企業債券的擔保履約,要求以市場方式解決剛性兌付問題。

問題的問題是,東閣連工人工資發放都成問題,哪有閒錢兌付企業債券?

藍京在述職會上說“進一步深化企業機制改革,激發企業活力”並不是空話套話,裡面蘊含著深刻的思考,遺憾的是隻有車端平聽明白了。

深層次的核心矛盾在於:假設按藍京述職會上隨機應變說的所謂改制與企業所有制無關,只不過改變經營管理制度,成立集團管理制以廠房裝置吸引社會資金合營,社會資金在集團下面成立公司自主生產云云……

那麼龐大的債務和歷史包袱怎麼辦?社會資金可不是活雷鋒,憑什麼幫東閣化解合營義務之外的負擔?

說到底就是,如果死抱著國企這塊招牌不放手,那麼只能眼睜睜看著大船緩緩沉沒,屆時工廠倒閉,工人下崗,資產被沒收拍賣全部清零,卻沒有人為之承擔責任。

出路在哪裡?藍京沒有挑明瞭說,正如車端平看破不說破,反對聲調太高,從正府到民眾都沒有做好準備,因此只能把問題擺出來讓所有人自己琢磨。

“當前最大的不安定因素是工人之間相互攀比,心理不平衡,”黃明柱語氣沉重地說,“眾多待崗工人不滿於拿基本生活費,要求正常生產的三個車間輪崗;還有工人圍攻廠領導,逼迫重啟剩下六個車間讓大家都有活幹……”

任欽唉聲嘆氣道:“工廠裡面最怕一碗水端不平,那些工人不跟你講道理,就拿眼睛瞟其他人。”

王均富怨氣沖天道:“也不看看要維持這麼大廠子運轉一天要花多少錢!保安、水電維修、保潔、垃圾處理、食堂……都是硬性支出。”

“哎等等!”

藍京截住道,“王廠長說的這些硬性支出委託方是哪個?”

“保安公司和物業公司……”

“中止合同,以上所有工作都在待崗工人當中挑選,”藍京道,“工人不是要工作嗎?先從內部開始消化,這一下子能解決將近一百個崗位吧?宿舍區、廠區門面鬧事滋事,無非衝著以前免交的水電氣費用,這個不能慣著他們,要鬧就鬧不管鬧到哪級都行,我們做正確的事可以堅持到底!接下來要做兩件事,一是廠區門面重籤、補籤合同時每家收五千元保證金,既為了拖欠水電氣費用,也警告他們以後鬧事滋事的話非但立即中止合同逐出門面,還沒收保證金!二是宿舍區啟動房改工作……”

“啊!”廠領導都震驚地發出聲音來。

藍京道:“說白了吧,兩個理由,第一儘可能籌措生產資金,解決當前廠子無米下鍋的窘境;第二也是解除工人的後顧之憂,攤開來講,如果有一天東閣破產倒閉——我們當然盡最大可能避免但很多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工人們的公有住房就要列入清產核資範圍,說不定要被債務人包括銀行沒收、抵債、拍賣,能不能繼續住都是問題,即使住也要按市場價收取房租。這次我牽頭區裡給正策,給讓利,爭取一次性解決職工住房問題,讓每戶人家都拿到房產證。”

任欽與幾位副廠長相互使眼色,然後為難地說:

“藍助理,有個情況我必須如實反映,兩年前廠裡也想搞房改,問了一大圈工人寧願付房租都不肯掏真金白銀,內心真實想法是我既然住這兒了,房子肯定歸我,誰也拿不走,我憑啥多掏冤枉錢給公家?這項工作也就擱了下來。”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