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一旦表世界混亂了,那就相當於整個世界混亂了,會發生急速的熵增情況。混亂增加,那什麼量劫啊、業力啊,也就來了。
現在楚飛也算是明白了,為什麼裡世界會出現大陸這樣的存在,本質上就是為了承載聖人們的存在。
如此說來,裡世界似乎是被特意設計出來的?
楚飛腦海中閃過最近這些年的研究結果,卻也同意這次的事情。
想要排除影響也很簡單,提前在表世界建造“隔離帶”,同時也提前選取合適的位置。
一道資訊從裡世界傳遞到表世界,只不過幾年時間,就在表世界、銀河系、一個小型附屬星團,昴宿星團。
這星團有幾十個黑洞,包括核心的超級黑洞。
虛空中,億萬飛船封鎖虛空,阻斷了昴宿星團與銀河系和周圍虛空的引力波。之後在昴宿星團內建立超維通道,連通裡世界。
如此忙碌幾乎百年時間,虛空通道開啟,一個個強橫的身影出現。隨著這些身影出現,虛空竟然出現微微的扭曲。
這一切,都在炎黃文明的預料之內。每一個強大的聖人降臨到表世界,都相當於一顆超級星球突然出現虛空;那些天道聖人、大道聖人,更宛如一顆顆黑洞降臨。
然而隨著第一個紫薇聖人現身,虛空陡然明顯褶皺起來,宛如平靜的湖面忽然凹陷,隨即出現一個漩渦,漩渦迅速擴張到幾光年的距離。
虛空中,任何速度都無法超越光速,但虛空本身例外。
實際上,所謂的虛空就是量子場和資訊場混合而成。
虛空擾動越發激烈,數以萬計的聖人出現。
“這就是表世界嗎?”
“好漂亮好燦爛的虛空。”
“這就是星球啊,這才是正常的世界吧。”
“我感覺在表世界,我的戰鬥力不增反降,不是說到了低階世界更厲害嗎?”
“要適應一下才行吧,要調整所謂的引數。”
“走了走了,看黑洞去。”
…
諸多聖人們立即順著炎黃文明的“導遊”,向目標前進。
這片星空有大大小小的黑洞七十多個,有的很小,勉強達到黑洞的“分數線”,大概五個太陽的質量。
理論上,3個太陽質量就能形成黑洞,但理論上的東西,現實中往往很難看到。實際發現的最小黑洞,大約是五個太陽的質量。
冷卻的黑洞,宛如虛空中出現的窟窿,周圍光芒扭曲、收斂;隨著黑洞的運轉和前進,虛空中彷彿有一個朦朧模糊的漩渦在前進。
而沒有冷卻的黑洞或者引力很大的黑洞,會吸引周圍的物質,在視界範圍形成一圈明亮的光層。是一個包裹黑洞的光層,卻能看到物質在不斷墜入其中。
黑洞是立體的,不是平面的,不是星環那種光環。書本上、影片資料顯示為光環,是為了便於理解。
不過正視黑洞,中央會偏暗,周圍越靠近邊緣越明亮。因為正視黑洞的方向,“光層”薄;向邊緣會因為弧線的問題,光層厚度增加,會漸漸明亮。等到邊緣位置,就成了一個光環,最是明亮。
這個光層因為黑洞的運作,在急速運轉,彷彿一個瘋狂旋轉的絞肉機,在撕裂一切物質。
觀察黑洞,又用了上百年時間,期間更做了大量的試驗,星球和星際物質、飛船、探測器、活體生物、犯罪的聖人等等,都往裡面丟了不少。
經過驗證,“資訊含量”高的物質,會讓黑洞更加明亮。無論是聖人、還是儲存大量小姐姐的超級硬碟,對黑洞來說,只要資訊量足夠,效果是一樣的。
這也就意味著,物質進入黑洞後,會被撕碎成為資訊,成為世界最本質的存在。恰如人體吸收蛋白質等等,都是分解成為氨基酸,而不是完整地吸收所謂的蛋白質。
楚飛帶著大家輪流觀察這七十多個黑洞,讓所有修行者都受益匪淺。
觀察之後,天罪真宰找到楚飛,震撼地說道:“如果世界就是在黑洞內,那我們如何飛昇?根本就不可能吧。
還有,如果世界就是這樣黑洞套著黑洞,那飛昇還有什麼意義?”
楚飛看著諸多聖人都轉頭看來,冷靜地說道:“根據我們最新的研究和理論推導,飛昇後應該是進入高維世界,而不是留在原來的世界。
其實大家完全不用擔心這個問題。從修行角度上看,只要還能繼續修行就行了,只要修為足夠高,我們自然會看到彼岸的風景。”
天罪真宰點點頭:“你說得對。”
其餘紫薇聖人等強者也紛紛點頭。
觀察了黑洞後,炎黃文明這邊推匯出一個“黑洞世界”的結構:
這是一個七層結構,
最內層是資訊場;
第二層是量子場;
第三層是裡世界;
第四層是次元空間夾層;
第五層是表世界,物質世界;
第六層是虛空層;
第七層是黑洞視界。
其中二、四、六三層,其實都是過渡層。
核心和量子場,是一片混沌。沒錯,這就是所謂的混沌所在,是創世的源頭,卻也充斥著無盡的混亂。那些所謂的混沌神獸等等,就是來自這裡,算是“半先天神靈”。
而可見世界,也就是表世界,佔世界總質量的5%;或者說佔“世界總資訊量的5%”,裡世界也是5%。
資訊場、量子場,佔據整個世界七成的質量。再就是外層的虛空和視界等等,佔據剩餘的質量。沒有所謂的暗物質、暗能量。
不過想要驗證這個理論,還需要來一場超級實踐——環球航行,不,是環宇宙航行!如果世界真的在一個黑洞內部,那隻要向著一個方向飛行,必然會回到原點。
按照理論計算,裡世界、表世界都完成星海大航行,可能需要千萬年時間或更久。
但如今的楚飛已經長生不死,大資料修行只要突破20.0境界基本上不用擔心壽命,整個炎黃文明正在蓬勃發展,這樣一場“星海大航行”很快就完成批准。
與此同時,炎黃紀年也開啟第六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