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兩軍對壘,你開全圖?

第581章 崇高使命:為興晉通大道,為富民架橋樑!(求訂閱)

一頓充滿了鄉土氣息和民心愛戴的“接風宴”過後。

楚雲飛沒有片刻休息,立刻投入到了緊張的工作之中。

第二天上午,龍城。

山西建設集團的成立大會,在原二戰區長官司令部的大禮堂,隆重舉行。

禮堂之內,冠蓋雲集。

不僅有山西綏靖公署的全體高階將領。

更有來自山西各地士紳、商界、學界的代表,以及美國援華經濟顧問團的代表。

主席臺上,巨大的橫幅,用蒼勁有力的隸書,書寫著本次大會的主題:

“為興晉通大道,為富民架橋樑”

這十二個字。

便是楚雲飛為這個新生的“建設集團”,定下的崇高使命。

這不僅僅是一個經濟建設的口號,更是一種政治承諾。

承諾將一個全新的、開放的、富強的山西,帶給這片土地上的人民。

大會由山西綏靖公署代司令長官,楚溪春,親自主持。

這位儒雅隨和的中年將領。

此刻也是精神煥發,容光滿面。

他站在發言臺前,用他那帶著濃重山西口音的官話,向所有與會人員,表達了最誠摯的感謝。

“諸位鄉親,諸位同仁,諸位國際友人!”

“今天,是我們山西,歷史上一個值得被永遠銘記的日子!”

“在這裡,我謹代表山西綏靖政府,代表全省一千四百五十萬父老鄉親,向所有關心、支援我們山西建設的朋友們,表示最衷心的感謝!”

臺下,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隨後,大會進入了最核心的環節。

宣佈“山西建設集團”的正式成立,及其主要人事任命。

“我宣佈!山西建設集團,正式成立!”

“綜合各方意見。”

“集團總負責人,由原西北製造總局副局長,孫衛謀先生擔任!”

話音一落。

楚溪春明顯停頓。

緊接著,再度響起了雷鳴一般的掌聲。

孫衛謀在熱烈的掌聲之中走上了主席臺。

向著所有人揮手致意。

楚雲飛抬頭看向了臺上的孫衛謀。

這兩年的地方工作。

讓孫衛謀三十來歲的年紀隱隱約約出現了不少的白頭髮。

楚雲飛心中微微嘆了口氣。

孫衛謀的致辭核心就兩三句話。

不會辜負所有人的信任,不會辜負父老鄉親們的期盼。

“集團常務副總負責人,由原二戰區副總參謀長謝明,謝渝發先生擔任!”

這個任命。

清晰地表明瞭這個集團將是一個以專業技術為主導的國有建設企業。

這裡面,並未攙雜過多的派系和政治考量。

不管是孫衛謀還是謝明。

此前都有著豐富的地方建設經驗。

若不是卓天宇此時已經前往了陸軍大學進修。

這山西建設集團的一官半職,多半也會落在他的頭上。

接下來,便是楚雲飛的發言。

楚雲飛沒有講太多官樣文章,也沒有描繪什麼宏偉藍圖。

他的發言,樸實,卻又充滿了力量。

他只是向所有人承諾。

建設集團所有的資金流向。

都將公開透明,接受全社會的監督。

所有的工程專案。

都將以質量為第一生命線,絕不容忍任何貪腐和豆腐渣工程。

所有的建設成果,都將以惠及最廣大的山西人民,為偉大的抗日戰爭所服務。

他的話,贏得了比之前更熱烈的掌聲。

因為人們從他的眼神中。

看到了一種不容置疑的真誠和決心。

在掌聲和閃光燈中。

楚雲飛坐在主席臺上,看似在認真地聽著後續的發言。

但他的意識,卻已經悄然沉入了腦海之中,那個只有他自己能看到的“根據地建設”模組。

一塊淡藍色的光幕,在他的腦海中緩緩展開。

【根據地名稱:山西抗日根據地(核心區:晉東南)】

【當前人口總數:442萬】

【預估生產總值:一億三千八百萬(法幣)】

【當前預估歲入總額:3518萬(法幣)】

【當前稅收能力:81%】

【當前預計可徵募兵員數量為:12萬(34萬)】

【當前根據地發展情況評分:17(百分制)】

【當前根據地支柱產業:菸草業;礦業;】

【當前識字率:48%】

【當前穩定度:74%】

【特殊:根據地支柱產業資源增加5%】

【當前根據地建設子模組升級要求:1,為當前根據地尋找新的支柱產業;2,將穩定度穩定在70%以上】

看著這一連串的資料。

楚雲飛的心中,喜憂參半。

喜的是,經過這些年的發展。

晉東南這個核心根據地,規模已經很大了。

比抗戰剛爆發的時候,人口足足增加了三分之一。

不管是教育和醫療方面都跟得上。

產值提高了數倍不說,穩定度和識字率,更是遠超國統區的平均水平。

這說明。

晉東南地區此前推行的那些減租減息、大力興辦國立學校、推行以工代賑的政策,是卓有成效的。

楚雲飛此時也是有些憂慮。

17分的評分。

比較之前,只增加了一點的評分。

而支柱產業,依舊是菸草和礦業這兩個傳統的老路子。

菸草的利潤非常可觀,目前產值的增加主要就是依賴的菸草產業。

這些烤制菸草非常受蘇聯人的歡迎。

加上曲沃菸草業的大力擴產,整個晉東南一盤棋的情況之下。

這些來自雲南,也就是進口的煙籽使得產量再度增加了三成左右。

再加上。

【根據地支柱產業資源增加5%】這個增益BUFF在這裡。

每年僅僅只是依靠菸草出口,就能夠從蘇聯人那邊獲得至少三百萬美元的援助額度。

這還僅僅只是菸草業一項而已。

隨著雙方交流的加深,手工製品、皮草等其他工業副產品也是得以售賣出去。

原本瀕臨破產的手工作坊也是勉強煥發了第二春。

至於礦業方面。

這個沒什麼說的,能挖多少挖多少,能用多少人用多少人。

這些東西不僅僅山西這邊要用,就連山城那邊也需要一部分的礦產資源供給。

系統裡面給出的升級要求。

明確指出了,必須尋找“新的支柱產業”。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