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中旬,在呂宋停留了一週,視察一下當地的戰區重建和災民安置工作,進行一系列傳統的親民表演,再次提升一下天子的威望之後,劉軒在馬尼拉港再次踏上行程,不過並不是打道回府,而是在前來接替大洋艦隊護航任務的南海艦隊護送下前往這次出巡的最後一站,也是劉軒認為最重要的一站——交州瓊崖郡文昌縣。
文昌縣始建於前漢孝武皇帝元封元年,因其此地多產上古時期最具有價值的貨幣紫貝,境內有一山名曰紫貝嶺,故得名紫貝縣。此後七百年間,三易其名,先後名之武德縣、平昌縣,最後取“偃武修文”之意,更名文昌縣,隸屬瓊崖郡。文昌多有礦藏,境內有鐵、鎢、鈦、鋯、煤、水晶、藍寶石、石英砂等豐富礦產,更是生產椰子,但是這些都不是劉軒這個天子駕臨此地的緣由,而是因為文昌是中華聯邦第一個衛星發射中心!
“人造衛星?”隨行的南海艦隊提督陸翊好奇的問道。
“是的,提督大人。眾所周知,衛星,是指在宇宙中所有圍繞行星軌道上執行的天體,環繞哪一顆行星運轉,就把它叫做那一顆行星的衛星,比如月亮環繞著地球旋轉,它就是地球的衛星。而‘人造衛星’就是我們人類‘人工製造的衛星’。科學定義為環繞地球在空間軌道上執行(至少一圈)的無人航天器。”發射中心負責人,聯邦空間技術工程總工程師,聯邦伯爵的張達夫博士指著三維投影上地月系說明道。
“可是,張博士。本將軍好像記得月球這個衛星好像距離地面有38萬公里,難道你們的這個人造的衛星也是那麼遠,那怎麼才能飛那麼高啊?聯邦正在研製最先進的高空偵察機也只有五萬米的爬升高度啊。”大將軍撫須問道。
“哦,聯邦的飛機能飛五萬米高度了?航空集團那幫傢伙進展神速啊!不過還是比不上我們航天科技集團,哈哈,我們永遠在那幫人頭上!”聽到了龐興龍不小心洩露的資料,原本還是正常狀態的張達夫博士又有些脫線了起來,大肆的嘲笑了一番那幫大氣層內的渣渣們。
一旁陪同的國防科工委航天科技集團的負責人一腦袋的黑線,早就知道這個才華橫溢的張博士為人灑脫,不拘小節,所以提前囑咐過了他一定要在陛下面前保持儀態,剛剛看他一本正經的,還已經有所收斂,沒想到這才一會居然就原形畢露,在天子面前公然嘲諷同行,這、這也太肆無忌憚了···
劉軒不在意的呵呵一笑,其實他早在錦衣衛的奏報中就已經知道了這個性格上有些特立獨行的總工,畢竟作為關係到世界的發展、聯邦的未來的重大工程,沒有嚴密的防衛措施是不可能的,不要說這些關鍵人物的性格了,就是整個中心所有人的親屬都在錦衣衛的二十四小時監控之中。所以,他開玩笑道:“張博士,大將軍所說的可都是聯邦的軍事機密,你可不要外洩哦,要不然小心章指揮使半夜敲你家的門哦。”
一旁隨侍的章子善也是很配合的對著張博士露出了親和的微笑。
但是面對著威名赫赫或者說是兇名昭著的錦衣衛,顯然這些不熟悉劉軒性格的科學家們可沒有把這當做一個玩笑,於是在一圈一腦門冷汗的背景下,縱然是灑脫的張達夫也是一縮腦袋,繼續為在座諸位重臣講解起來:“呃,好,陛下,諸位大人,繼續之前的話題,因為人造衛星的質量和體積,我們顯然無法制造一個如同月球那麼大的人造天體,所以根據萬有引力定律,人造衛星的軌道也就不需要離地球那麼遠,按照理論計算,人造衛星按照執行軌道不同分為低軌道衛星、中高軌道衛星、地球同步衛星、太陽同步衛星、大橢圓軌道衛星和極軌道衛星集中軌道,但是這其中距離地面最遠的地球同步軌道也只有35786千米,近的例如太陽同步軌道距地球的高度不超過6000千米,所以我們現在還不用考慮怎麼把衛星送到月球軌道上。當然,上萬公里很顯然沒有任何一種飛機能夠飛行如此高度,所以我們研發專門的航天運輸工具——運載火箭!”
說完,一枚頂天立地般的火箭赫然出現在大家面前的大螢幕上。
“這就聯邦科技的結晶,長征一號運載火箭!諸位將軍請看,現在我們正在把78米高的長征一號運出垂直總裝車間,然後長征一號將會被安放在專門的火箭發射塔之上,進行最後的安檢。按照航天局的劃分,長征一號屬於一枚串並聯混合型液體燃料火箭,其第一級火箭周圍捆綁了4枚助推器,在第一級火箭上面又串聯了一枚第二、三級火箭,包括箭體、動力裝置系統、控制系統···在三級液體燃料火箭發動機總共6000千牛的推力下,它能夠以最大10.25公里每秒的速度將20噸重的物品送到近地軌道上,也能把5噸重的物品送到離地面三萬公里的同步軌道,有了它,我們就能將將衛星送上太空了,就如同陛下所賜之名,長征一號將是偉大的中華聯邦征服太空的長征第一步!”說道最後,性格跳脫的博士乾脆狂熱的大吼了起來。
而下面的龐興龍卻是絲毫也不在意博士的狂熱,大將軍的眼神也是隨著講解越來越亮,到最後聽到長征一號的運載能力和射程後,激動地問道:“博士,這個長征一號居然能夠發射到三萬公里外的太空,那肯定打到三萬公里外的地面?”
“呃,大將軍,這個是不一樣,根據公式···”
龐興龍不耐煩的一揮手:“博士,那些公式就要說了,你就說能打多遠就行了!”
“呃,大概能有一萬公里的射程···”
“陛下!”一聽到這個訊息後,龐興龍興奮地對劉軒說道:“我們還射個啥子的衛星啊,造上成千上萬枚火箭,然後把那些不知道有啥用的衛星全部都換成高能炸藥,那我們不是想打哪就打哪,10公里每秒的速度,沒有任何一種防空武器能夠攔截啊,這樣也不用考慮突破敵人防空網了。若是布列塔尼亞以後再來得瑟,就直接端了他老窩潘德雷肯!”
而一邊的張博士一聽要換掉衛星,當即就急了,攔在龐興龍面前手舞足蹈的比劃著:“啊啊,我的大將軍吶,您可千萬不能那麼做啊。還有陛下,這可是您親自制定的計劃,可千萬不能半途而廢啊!”
“呵呵,龐大將軍,朕怎麼會想不到呢,早在製造運載火箭之前,大將軍所言就已經在研製了,只不過不是有張博士領導的航天科技局負責的,待到回到洛陽,大將軍可以拿著朕的手諭去找航天科工集團,屆時自會知曉。而且大將軍你是不知這樣一枚運載火箭有多貴,上千萬錢,幾乎相當於一家轟炸機了。更何況衛星怎麼會沒有什麼用?張博士,你還是趕緊給諸位將軍講講,想來大將軍在得知後就捨不得了。”
張博士擦了擦頭上的汗,如釋重負的說道:“感謝陛下,還有大將軍,衛星可不是什麼沒有用處的東西,諸位將軍可以想象一下,在上萬公里的太空之中,敵人沒有任何的武器可以擊落的平臺,而我們就可以在上面搭載各種儀器裝置,例如雷達,紅外掃描器和無線電接收裝備,將會有何等的威力。
而這次聯邦發射的第一顆正式衛星就是這樣,‘千里眼-1號’作為聯邦獨家研製,在上萬公里的太空中對地面進行監控的遠端武器,可以輕而易舉且不為所知的偵查到敵方任何的軍事動態和基地部署!”
如此強大的功能,讓在場的所有將軍們都震驚的愣住了。
作為縱橫沙場的將軍們,對於情報的重要性,他們可是在清楚不過了。這樣的話,無論在哪個戰場上,他們都可以完全掌握先機啊!掌握了戰爭中敵人的情報,也就意味著戰爭勝利了一大半!
“這,這是如何做到的,難道真的是在那個人造衛星上面裝了一部照相機?”裴誠毅驚歎的問道。
“呵呵,當然不會是普通的照相機了。不同於普通的偵察機,衛星一旦上天后再想往衛星上運載東西就難了,所以要使用膠片的話就得不償失,還要回收膠片倉。所以‘千里眼一號’屬於‘數字影象傳輸型的實時照相偵察衛星’,它不用膠捲,而是由衛星上的“成像遙感器”透過掃描方法拍攝地面場景影象,並將這些“高品位遠距照相電視訊號”採用數字影象的傳輸方式傳輸到地面衛星接收站,這樣,洛陽的國家影象判讀中心就能立刻了解到有關國家各個領域的瞬時動態。‘千里眼-1號’偵查衛星的優點一是不受膠捲的限制,二就是具有誘人的‘實時性’,也就是說衛星上的成像系統一攝製下地面的目標,則地面上衛星接收站的情報人員也就能立即同時看到了。然後透過聯邦戰略網路系統就可以傳送給前線需要的將軍了。”張博士興高采烈地介紹著自己的傑作。
“那豈不是說日後聯邦就可以隨時監控全球,在海戰中無論是布列塔尼亞還是eu的艦隊都再也無法逃脫聯邦的視線,那···”南海艦隊提督陸翊率先就想到了海戰,現代航母海戰不同於一百年前的戰列艦時代了,雙方主要就是在海面上捉迷藏,就是爭取率先發現敵人而藏好自己,在這之前一直都是隻能依靠艦載機和潛艇,現在看來這個偵查衛星豈不是強上百倍?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