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遊戲改變了時間線

第24章 一位海岸拆卸師能實現的謝幕

他先是給自己已逝妻子的父母報了平安,而後是自己的父母。

最後,才是自己的女兒。

在嘟嘟嘟的白噪聲訊號過後。

電話接通了:

“小寒,讓你擔心了。”

“我確實很擔心。

父親你說過的,科學的進步必然伴隨著犧牲。”

少女的話語裡多了絲倔強,

“但我也希望,你能多考慮自己的親人一些。”

她確實很害怕。

但在這種時候,這位冰山少女沒有選擇責備。

父女兩人的通話很短暫。

另一邊。

在船員檢查43號避風港時,也找到了蘇文預先留下的通往總控室的樓梯。

“齊院士,江教授,我覺得你們有必要來這裡看一看。”

負責保障環遊者號供能線路的凱文跟他們彙報到。

在聽到這個訊息後。

兩人放下手中的材料整理工作,來到了總控室。

總控室一面是無數繁複的資料資訊,另一面則是由半透明材料組成的超大型觀測視窗。

【檢測到颶風中心點偏移】

【偏移角度距離預計點位差值低於1.2】

【應對系統自檢修正中】

江修遠看著觀察視窗外裹挾著颶風與暴雨的濃重黑色。

甚至因為靈能場增幅下,深黑色的雲層裡有白色的電光好似銀蛇般一閃而逝,而又在另一邊竄出,那是強對穿放電現象。

恐怖的末日景象提醒著他們。

人類面對自然。

必須心存敬畏。

“應對系統?”

齊明老院士花白著頭髮,手中的動作卻很穩,他知道這套系統的核心是艾塞亞科技的生命保全模組。

操作起來並沒有生疏。

而後。

他看見了令自己震驚的備註:

【應對系統:消解颶風‘艾雲尼’預設模組,目前運轉良好】

“修遠,目前人類文明以科學手段解除超強颶風影響,有成功案例嗎?”

江修遠聽到他的提問。

臉上也多了絲慎重的表情,“獲諾貝爾化學獎的科學家歐文·朗繆爾提出,用飛行單位在臺風適當部位大量播撒碘化銀等催化劑,使颱風內部能量重新分佈,以減弱颱風的風速。

而後,基於歐文的‘風能重構理論’,米利堅空軍和海軍於1947年合作進行了第一個人工影響颶風的實驗——“捲雲計劃”。

但結果是,受人工影響,原本正在遠離美國大陸的颶風能級偏心點改變,並在佐治亞州和南卡羅來納州登陸,釀成了巨大災禍。”

於此同時。

因為有了新發現,在得到允許後,隨隊記者也直播了這一段即時畫面。

這則訊息瞬間在網上掀起了軒然大波。

【艾雲尼,人類文明史中第一次直面超強颶風究竟結局如何?】

【43號燈塔,破曉的黎明,究竟還能不能再次創造奇蹟?】

【科學解析:颶風能級當量超萬噸核彈?!】

【究竟是誰建造了43號燈塔避難所】

【我們大概要見證屬於奇蹟的誕生了】

【奇蹟?傳說!】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