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藤心事——中學時代

第100章 大樹與小詩

“我知道了,是以歷史人物生平軼事以及評價為主線。再記一遍,是嘛,老師?”杜曉風的驚喜聲從教室的後面傳來。“你說錯了,應該是從政治,思想文化,經濟,科技,教育,格局等方面來說了吧?”

“嗯,有道理。““好像都有道理呀。”

“說得很好,第二條線,確實是以歷史人物為主線,對他所處的時代,歷史事件,人物關係網詳細梳理一遍。”譚希玲說道,“至於那位同學,說從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來說的,也是對的,那是我們的第三條線。”

“可是,老師,我們記不住這些時間怎麼辦?”

“來,我們看看幾句話,”譚希玲笑道,在黑板的中間位置寫了四行字,“442,林丫頭棄鼻籤,一扇香鸚鵡,隔向償關望,中民二半半。”

“這什麼呀?”“這什麼跟什麼呀?”教室裡是一張張懵逼的臉。

“像詩不是詩,粗讀還押韻。”凌濛初的一句話,引得前後幾個人笑了起來。

“在幫你記憶呢。”何詩菱笑笑,這方法,可行。

“啊?”凌濛初一臉錯愕地看向何詩菱,又轉向了講臺。

“我去,這天書呀?”唐霽用手撓了撓頭,眨了眨眼睛,一時也愣住了。

凌初陽笑笑,準備回應唐霽的問話,卻看到歷史老師正看向這裡。

“凌初陽,”譚希玲笑道,“的同桌,說一下,你的理解。”

“我以為是,”唐霽看了一眼凌初陽,發現,他在紙上寫了幾個字:這是歷史事件。什麼呀,是在提醒他的嘛?便一字一頓的說道,“這應該說得是幾個歷史事件吧。1840-1842年的幾件大事。”

“哦?哪幾件呢?說說看。”譚希玲鼓勵的眼神看向唐霽,走下了講臺,是他自己想到的,還是,有人在幫忙呢?“林則徐,鴉片戰爭,琦善簽訂條約,奕山投降籤《中英南京條約》割香港協定關稅,賠償2100元,從此,中國走上了半殖民地半封社會。”

“啊?是這樣嘛?”“不然你以為呢?”“我還以為歷史課改成語文課了,要寫詩了呢。”

“我還以為是一個姓林的丫頭不講究衛生,把挖鼻子的牙籤扔了,又不懂禮貌一扇子把鸚鵡給扇飛了,人鳥相看,你一眼我一眼,一人一半對著看呢。”蘇磊的聲音引得教室裡一片鬨堂大笑。

“有才。”“我也是這想的。”“厲害呀蘇磊。”

“好,很好,確實是歷史事件,”譚希玲笑著走回了講臺,指了指蘇磊,“你的聯想力很豐富,很適合學好歷史。”

“啊?”“還可以這樣的呀。”“新鮮。”“不過,這林丫扔鼻籤,我很喜歡。”

“別吵,看,老師又寫字了。”“又有新標記了。”

“442.林鴉琦鼻籤,奕山降英五,割香關稅償,中民二半半。”譚希玲在旁邊又寫了幾行字,“現在,可以理解了嘛?”

“哦。明白了。”“現在可以順出來了,確實是唐霽說得那樣。”

“我們可以用這位同學記故事的方法,或順口溜的方法,諸如此類的口訣的方法,來記這位同學剛才說的歷史知識。”譚希玲指了指蘇磊,又指了指唐霽,說道。這位,這位,自己都差點把自己繞暈了。

“哦!”“明白了。”“這個方法好。”“老師,你有多少這樣的詩呀,直接給我們吧。”

“可以呀。”譚希玲笑笑,“接下來的課程,課後大家先嚐試自己寫口訣,作結構圖,我會在下堂課前給大家分享的我的小詩和結構圖,可以嘛?”

“可以!”“好的。”“這樣的方法,我很喜歡。”

“這樣的課程,我很喜歡。”凌濛初笑著搖了搖,“聽故事,寫詩,畫大樹。”

“是的,這樣的歷史,我也喜歡。”王曉曉的聲音從後面傳來了。

“和老文枯燥讀課本相比,大家都很喜歡。”耿欣雨笑著,點了點何詩菱的肩膀,“這老師不錯哦。“

何詩菱笑著,看著她們,沒有說話,不經意地看到凌初陽正倚牆看向這裡……

“叮——”下課鈴聲,響了起來。

“這麼快,就結束了?”“我怎麼覺得,好像才剛上課似的呢?”

“我們週六再見嘍。等你們的傑作,小詩和小畫了。”譚希玲笑著走下了講臺……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