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秦時的我真沒想進步

第318章 農家樂,不思齊

兩日後,楊崇與雪女來到了大澤山腳下,此時的大澤山已經被完全戒嚴了,為了爭奪俠魁之位,農家六堂可謂是精英盡出,分佈在各處的精銳被盡數召到了大澤山,只為在角逐俠魁之位時多出一絲勝利的機會。

所以當楊崇與雪女來到大澤山之時,若是沒有劉季的接應,想要光明正大的走進大澤山還真不容易。

在大澤山深處的烈山堂總部,楊崇也見到了劉季。

當年那個與朱家參與行刺楊崇行動的劉季這些年變化倒是挺大的。

當年那個剛剛走出沛縣不久,對一切都充滿好奇的青年,此時已經多出了幾分沉穩。

這個不學而有術的沛縣子弟這些年在烈山堂管家的位置上,變化頗多,可以說他已經完全勝任了這個差事,即使是最薄弱的武功,在烈山堂的資源堆積之下,也是已經得到了彌補,雖然距離一流高手還是差了許多,但也不再是弱者,行走江湖,也能夠被尊稱為一聲高手了。

至於朱家和劉季不是在另外一個軌跡中的那般,執掌神農堂的原因,楊崇卻是知道的。

當年楊崇幾乎將農家高層一網打盡,在剩下的那三個堂主中,經過一番角逐,重新選出了三個堂主,避免以讓田氏一族繼續在農家壯大勢力,但想要達到這個目的,農家的非田氏派系也是付出了代價的,關於神農堂與烈山堂的堂主位置交換,就是這個代價之一。

神農堂作為的農家六堂排名前兒的存在,一直都是被非田氏出身的農家弟子掌管,而烈山堂的堂主則歷代都是田氏族之人,但在上一輪的堂主之位角逐中,田蜜這個田氏之人卻成為神農堂的堂主,第一次將田氏的影響力擴充套件到了神農堂。

而朱家,雖然也成功的擔任的烈山堂堂主,但烈山堂被田氏一族經營了數百年,從上到下都是田氏子弟,朱家這個堂主想要真正掌控烈山堂,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過朱家在烈山堂的束手束尾,卻不影響劉季在烈山堂混的很開,這是一個會來事的人。

只見此時的劉季一身騷裡騷氣的紅袍,只是原本時常掛在臉上的笑意此時卻已經消失了,在江湖上他雖然以不拘小節著稱,但在楊崇這裡,他實在是不拘小節不起來。

當年楊崇留給他的陰影實在是太大了,從農家六賢,到俠魁,再到堂主一級的高手,數十位農家高層被楊崇如同砍瓜切菜一般盡數拿下,往日中那些被他視為高不可攀的人,在楊崇這裡卻如同土雞瓦狗一般被殺了。

也是在那場失敗的行動中,或是為了保命,或是為了營救老大朱家,劉季做了一件不能為外人知曉的事情,此時楊崇出現在大澤山,這直讓劉季心驚膽顫。

現在的劉季生怕楊崇來上一句:你去把農家俠魁的腦袋給我取來。

一想到楊崇有可能的命令,劉季就懊惱自己當年怎麼那麼想不開,只想著見見世界,明明只是一隻小蝦米,卻非要闖進了到處都是巨大生物的大海之中。

至於說背叛楊崇這件事情,劉季是相當沒想過,這些年過去,劉季已經不是從前那個初出茅廬的劉季,他有著與之現在的身份相匹配的見識,現在的他比之當年更能理解楊崇的恐怖。

尤其是這些年來他藉助農家的情報系統還刻意蒐集了許多關於楊崇的情報,劉季對楊崇的強大也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但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才對楊崇更加畏懼了。

現在的他也算是一個高手了,宗師,曾經對他還只是一個概念,但現在他已經能夠明白什麼是所謂的宗師了。

至於說背叛楊崇,趁著楊崇孤身來到大澤山,動員農家的力量圍殺楊崇這種事情,劉季更是想都不敢想。

先不說他能不能成功,就是成功了又能如何?他這個農家的叛徒還能有什麼好下場不成?再說,劉季也不覺得農家的這些人能夠困住楊崇,當年農家高手盡出都不曾做到的事情,依農家現在的力量,對上比之當年更加強大的楊崇,劉季可不想有太大的想法。

而且在劉季的心中還隱隱有著一種期望。

在沛縣,鄉人都覺得他是最出息的人,即使是沛縣縣令遇到他也是禮遇有加,但他卻知道,自己的成就比起另外一個老鄉來卻是差遠了。

蕭何,當年突然間在沛縣消失了,後來連帶著他的父母也消失了,別人不知道蕭何去哪裡了,但劉季卻是知道,如今齊國首屈一指的大臣,執掌燕地三郡的蕭大人就是當年消失的蕭何。

以劉季對齊國權力架構的瞭解,他知道,蕭何的官職做到這個份上了,再進一步就是齊國的丞相了,那是何等的高位,豈是他這般還在農家打轉的人能夠相提並論的。

人啊,無論在江湖上混的多好,還是不如當官,只有當了官,才能實現身份的蛻變,進而讓整個家族都脫離原有的階層。

所以,在遇到楊崇後,劉季一方面懾於楊崇的威嚴,另一方面也是他為自己未來的考慮,他也想當官了,他不求太高的職位,只希望這一生能夠最終做到郡守的高度,他就心滿意足了。

“在這裡多有不便,請大王恕我無禮,在這裡我該如何稱呼大王才好,又該如何向外人介紹大王及夫人的身份?”劉季將楊崇引到一座偏院,帶著幾分拘謹地問道。

“我們現在是來自燕國的一對夫妻,多年前與你在魏國大梁結識,這一次是受到你的邀請,幫助朱家競爭農家俠魁之位,至於名字的話……”楊崇給自己編造著身份,可謂是信口拈來,但對名字卻是陷入了遲疑,該給自己編一個怎樣的名字,才能顯得更有逼格呢?“夫君可以假姓呂。”雪女見楊崇一時遲疑不決,說出了自己的建議。

楊崇稱齊王,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他是姜姓呂氏之後,只不過楊崇在佔據齊國之後,並未恢復姓氏而已,如今行走在外,需要一個假姓氏,還有什麼比呂這個真姓氏更合適的呢?“呂?”楊崇聽到這個姓氏,不由露出了古怪的神色,在這個時代,呂可是一個很有趣的姓氏,前有呂不韋,後有呂雉,不過這兩個名字楊崇顯然是不可能用的,但除此之外,關於呂家的人還有誰比較有趣呢?此出了齊王宮已經徹底放飛自我的楊崇思索著,一個有趣的名字出現在了他的腦海中:呂布。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