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太平道

第72章 你要收下這勇士?嗯,且看為師出手。

博山爐燃起青煙,松香、草香與茶香,一同縈繞在太平道四人的鼻端,展示著世家大族的底蘊體面。而渠帥史謙飲了口藥茶,微微蹙了蹙眉,講起去年遊俠典韋為恩主殺人的事。他的聲音有些隨意,有些玩味,又帶著世家子弟天然的居高臨下。

“這兇賊典韋,本是我陳留郡最南邊,己吾縣人。他是個沒出身的遊俠,不願報效投軍。仗著一身勇力,去外黃南邊襄邑縣豪俠劉氏那裡,當了一個豪俠的門客。這種好勇鬥狠的遊俠,也只有這一條出路,只有需要鬥狠的豪俠才會接納他們!”

“陳留郡襄邑縣的豪俠劉氏,和梁國睢陽縣的豪俠李氏,本來就有些舊怨。嗯,什麼舊怨?豪俠們爭來搶去的,無非就是鄉里的田土、水源,市集裡能索要規費的草戶,還有向路過商旅收錢的權力豪俠劉氏和李氏不在一個縣,爭得應該是最後一種,向商隊、草戶收錢的權力。哈!這些鄉里豪俠,沒什麼田地,養的門客卻不少,可就指望著過路的商隊過活的!”

渠帥史謙三言兩語,就把這些底層豪強的根腳,揭露的清清楚楚。世家大族們能夠分潤郡中的權力,跨州連郡的做官,族下的田地阡陌連橫,幾乎不需要納稅。像中山甄氏這樣善賈的大族,還能在背後操縱商隊,跨州做買賣。他們掙得都是大錢,田地也是大片連莊的!再往下,頂尖的豪強就像乘氏縣的李氏,有田兩萬畝,族人門客數千。子弟在縣中擔任各種吏員職務,算是縣裡的地頭蛇,縣裡都是李氏說了算。而所謂的“豪強”,上面能挨著世家,下面則窮的掉渣。最底層的豪強,只有幾十上百個混江湖的弟兄,甚至都不能叫“豪強”,只能叫“豪俠”。

就像這裡的襄邑豪俠劉氏,還有某位涿郡的“大豪”劉氏,手下就百十號弟兄,沒多少田莊。可弟兄們是要吃飯的,有的還特別能吃,比如這身高八尺、形貌魁梧的典韋。那飯從哪裡來呢?郡中的吏職是不用想的,那都是門戶代代相傳的權力。

天下還太平著,朝廷的權威仍在,對這些草民來說,可謂是要誰死、誰就死。普通的“豪俠”就是混黑道的,除了刀頭見血,背後根本沒有世家大族、官吏師門。這種出身,還想混上朝廷郡國的鐵飯碗嗎?頂天讓你當個里長亭長,那都是混得好的!

而襄邑大豪劉氏無官無職,連個里長都不是,明顯不如對面的富春里長,睢陽大豪李氏。李氏能拉出的遊俠小弟,也遠比劉氏要多。眼下兗州災疫四起,商旅數量一直在減少,大豪們也要過日子,也要爭一口飯吃。陳留襄邑縣是兗州的,梁國睢陽是豫州的。這兩個縣雖然分屬兩州,地界上卻緊緊挨著,縣與縣間的縣界,就是郡界和州界。

毫無疑問,當兩個緊挨的大豪間,出現了“吃飯”的問題,那就得動刀子解決了!大豪們根本分不到朝廷的權力,就是靠刀子立身的。你要是不夠狠,不能殺人,那過路的商隊、草市的商戶,為啥要把錢交給你?而到了這種時候,平日裡養的弟兄,或者叫門客遊俠,就得出死力了!“去年秋後,襄邑豪俠劉氏和睢陽豪俠李氏間,又出了紛爭。雙方都點起人手,互相戒備著,準備動刀子私鬥。原本像是這種小事,不管是誰死誰活,郡裡其實都不會在意!不過是一幫遊俠,打打殺殺,死幾個人再正常不過了。這兗州大疫又大旱,哪天不在死人?只要他們死在城外,別鬧出太大動靜,別說到郡府,就連縣府都不會去管!”

“可是,這兇賊典韋,動靜鬧得實在是太大了!他乘著車載著雞酒,去了睢陽城外集市邊上的富春裡,裝作給豪俠李氏送禮。結果,等富春裡的門開啟,他揣著匕首進去,直接一刀殺了那李氏李永,又殺了李永的妻子。等殺了人,他還不急著逃,而是取出長戟環首刀,大大咧咧的往外走。聽說好幾百人追他,估計一些是李氏的門客,大多數都是看熱鬧的。而李永死了,這些門客沒了領頭,也沒了心思搏命。一群人就這麼追追走走,最後讓這典韋逃了出去,讓劉氏的門客接應上了.”

“這事能鬧得這麼大,一個是眾目睽睽之下,單人刺殺又活著逃走,實在有些傳奇。另一個也是因為這事,就發生在睢陽城,發生在城外市集一帶,看到的人極多,然後口口相傳,弄得沸沸揚揚!”

說到這,渠帥史謙搖了搖頭,不滿道。

“郡國裡死一個豪俠,本來是芝麻點大的小事,要是在荒郊野外,埋了就是。可這在城裡城外弄的人盡皆知,還是在梁國的睢陽城,郡里根本壓不住,郡守文公就很是不喜了!”

“郡守文公素來崇尚德治,敦敦教導,是位敦厚長者。他尤其與我等弘揚德教、安撫百姓的太平道親善,而厭惡這些以武犯禁、不守法紀的豪俠!像是這典韋,一則是為了豪俠私仇殺人,和忠孝節義都不沾邊。二則殺的是也是豪俠,不是什麼天怒人怨的宦族。三則是跨郡國當眾殺人,弄得事情很大,很不好看,有損郡守德治的體面.”

“好在,梁國的梁王劉彌剛繼位,年歲不大,喜好聲色犬馬。他也不管這種豪俠間的破事,沒有派國相來郡中問責。要是換成南邊陳國,換成強項的陳王劉寵,事情可就麻煩了!”

“陳王劉寵性格剛強,對國中事務親力親為,是個插手政務的實權諸侯王。陳國相駱俊更是與陳王君臣相得,對國中管束極嚴,也權威極盛。這兩位是斷然無法容忍,這種遊俠在大城當眾殺人逃脫的惡事,必然會前來問責!他們甚至連我們這樣,行德教安撫百姓的太平道,都嚴厲提防.若是這事情發生在陳國,而陳王派出使者問責,那郡守文公無論如何,都沒法視而不見。必須得把這案子鄭重操辦起來,把這典韋的首級送過去才行!”

渠帥史謙提了提南邊的陳國,明顯對陳王劉寵、陳國相駱俊頗為忌憚。而聽聞這陳王劉寵的名字,張承負眼中一動,若有所思。但很快,他就把這思索按下,在大賢良師張角的注目中,笑著問道。

“子讓兄,這城中刺殺的事,鬧得這麼大那陳留郡中,又是如何處置的?”“你說眼下的處置?嗯,郡守文公當成不知道,免得損了德行。自然也沒人不識趣,當面對文公提此事。而襄邑縣令收了縣中豪俠劉氏的錢,只是張貼榜文,懸賞兇賊典韋。至於劉氏,襄邑令默許劉氏,搶了睢陽李氏的‘收錢買賣’,畢竟這也是為縣中增加稅錢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