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鬧,陛下簡直是在胡鬧。”
“若老夫沒記錯的話,太子的東宮都沒這麼多的戰馬。”
“青雀豢養如此多緹騎,是何居心啊,陛下難道就不知曉嗎。”
“老夫許久不曾上朝,未曾想陛下竟然幹出這等荒唐事來。”
“今日老夫就要去太極宮好生問下陛下,如此偏袒,意欲何為。”
李象開了口,李承乾自然也沒辦法再藏著。
於是就把前幾天跟魏王對峙的來龍去脈,都說了出來。
高士廉聽完後,很是生氣,手上的柺杖連連杵地。
“外舅公,可別因為我這點小事氣壞了身子。”
李承乾連忙勸說道。
高士廉吹鬍子瞪眼:“這能是小事?”
還想再說幾句,不過高士廉感覺說當年的事,也有些不好。
於是轉而道:“讓人備馬,老夫這就前往宮中。”
李承乾自然不想高士廉這個時候去大內找李世民。
於是好說歹說,給勸了下來。
高士廉在李承乾的勸說下,也逐漸冷靜下來。
他這麼貿然去太極宮,確實有些不妥。
而且他雖相信太子,可也需要對先前的事情調查一番才是。
畢竟青雀也是他的外曾孫,不能只聽太子一面之詞。
返回東宮的途中。
李象忍不住問道:“父親,太舅公,真的會幫助我們嗎。”
李承乾摸了摸兒子的頭,道:“為父是太子,天然就在正統。”
“陛下偏愛魏王,以至於群臣猜忌,這是你太舅公不願意看到的。”
“當年陛下便是如此行事,可沒有誰願意看到朝堂動盪,明白嗎。”
李象似懂非懂的回道:“孩兒明白了。”
李承乾拍了拍李象的肩膀,說道:“你是個聰明的孩子,為父受過的苦,肯定不會讓你受的。”
“謝謝父親。”——回東宮後,李承乾就讓李象跟著衛士們去練騎射。
最近他準備著,是不是要請蘇定方教導李象的兵法。
雖然這樣做,好像又有可能走上自己的老路。
但李承乾對自己還是有足夠的信心。
他的目光,也不僅僅只在這唐朝地界。
黑火藥在手,開疆擴土不過等閒。
“殿下,蘇定方蘇將軍麾下,倉曹參軍裴行儉求見。”
“讓他在偏殿等候,孤現在就過去。”
“是,殿下。”
裴行儉的訊息,李承乾早就知道了,蘇定方還給他推薦過來著。
不過現在的裴行儉還沒有完全的成長起來,正在跟蘇定方學習兵法。
也是如此,李承乾才動了讓李象跟著一起學習兵法的念頭。
在領兵作戰這塊,蘇定方和裴行儉,都是大唐數一數二的名將。
比之凌煙閣的名將並不差,現在所欠缺的,只是時機跟機遇。
況且凌煙閣的名將們,平均年齡都已經過五十歲了。
年紀最大的李靖,如今已是七十一,年歲最小的李勣,也已經四十九歲。
侯君集,程咬金,尉遲敬德,都已經五十好幾。
李世民不殺功臣,跟年紀也有很大關係,今年四十四,怎麼看都能比這些開國功臣們能活。
李承乾想著,是時候把薛仁貴找來了。
跟裴行儉不同,薛仁貴出身河東薛氏世族,雖家道中落,但從小就非常刻苦,自學兵法典籍和武藝。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