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信上的內容,讓李世民原本難看的臉色,越來越難看。
李承乾則如一開始那般波瀾不驚。
這些信件他當然早就檢視過了。
當初賜死紇幹承基後,李承乾就想過一個問題。
歷史上,李承乾謀反的事情敗露,自然是紇幹承基。
可齊王李佑的謀反,怎麼就牽扯到紇幹承基了呢,而且在那種情況下,連太子李承乾都保不住。
紇幹承基是太子心腹衛士,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包括李世民也知道。
如果不是參與得太深,被定義為從犯,紇幹承基也不可能為了自保去出賣李承乾。
那麼就只有一種可能,紇幹承基是真正的參與到了齊王李佑的謀反裡面。
否則他又不是傻,幹嘛要去出賣太子。
在賜死紇幹承基後,抱著這樣的想法,李承乾就讓人搜查了紇幹承基的房間,果然在隱秘的角落裡,找到了這些信件。
保留信件這樣的行為,簡直是跟賀蘭楚石如出一轍。
紇幹承基是真該死啊。
從信件裡的內容上就可以看出,他主要的聯絡物件,其實不是齊王李佑,十多封信件裡,齊王李佑的信件也就只有一封。
裡面的內容,無非是給他畫餅,承諾如果事成之後,將如何如何。
更多的往來,是跟齊王李佑的舅舅,陰弘智之間的溝通。
透過信件內容,最早的時間可以追溯到兩年前。
也就是說,兩年前紇幹承基就已經背叛了太子,暗中投靠到齊王李佑那邊去了。
“阿難,傳朕手敕,立即帶人去將御史中丞陰弘智,給朕抓來。”
“勾結叛亂,蠱惑親王,狼子野心,罪不容赦。”
“枉費朕這般多年對他的信任。”
李世民牙齒咬得嘣嘣作響,這次可不是嫌疑什麼的,證據就在他的手上,可是真正意義上的謀反大案。
而且從信件裡的內容能判斷出,謀反之事並非今日才準備,而是陰弘智已經為此準備多年。
招兵買馬,勾結軍中將領,這還只是冰山一角。
朝廷之中,已然不知多少人跟其暗中合謀。
李世民是很容易相信他人,心腸軟,很少行殺戮之事。
但這次,是真的對陰弘智徹底失望了。
“父皇,或可先容他幾日。”
“算算時日,應該便是這兩日,齊王李佑就要抵達長安了。”
“倘若在這個時候抓捕陰弘智,難免會有訊息洩露,到時候五弟聽聞訊息,肯定不敢再進長安,逃之夭夭。”
“還是等五弟到了長安,再一網打盡也不遲,沒有了五弟,陰弘智等人也無法興風作浪。”
李承乾勸說道,這可是他的功勞,自然要做得完美一些。
高士廉也道:“太子言之有理,還是暫且不要打草驚蛇為好。”
李世民點點頭,方才他也是被氣昏了頭。
“好,且讓他再苟活幾日。”
說罷,李世民看向跪在地上的紇幹諾。
“承乾,先前青雀也說過,此廝算是你東宮之人,如何處置,便交由你來安排吧。”
李承乾想了想,而後嘆息道:“說起來,紇幹承基也跟隨了我多年,沒想到最後背叛於我,暗中行謀反之事,可謂是死有餘辜。”
“他雖犯了大罪,但不應該牽扯到紇幹諾身上。”
李承乾看向紇幹諾道:“你以為我殺了你的父親,所以心中對我產生怨恨,這恰恰說明你沒有參與到你父親跟齊王謀反的事情中去。”
“現在你已經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可還怨恨孤嗎?”
紇幹諾不斷磕首:“我父該死,是我錯怪了殿下,他辜負了殿下的信任,此為不義。”
“這些年來,殿下一直把我父視為心腹,賞賜了大量的財物,可我父不思報恩,反而暗中聯合他人,此為不忠。”
“我父不忠不義,殿下賜死他,當是應有之事。”
“殿下問我心中是否還存有怨恨,如今我心中只有對殿下的愧疚。”
李承乾道:“孤為太子,你且不過是小小白衣,卻能為了父親的性命,去投奔魏王,為父報仇。”
“從另一方面而言,你也算是忠義之士了。”
“父債子償,你父親欠孤的,便由你來還吧,往後在東宮好生操練,保持如今的赤子之心,不要跟你父親那樣,再辜負孤的期望了。”
聽到這話,紇幹諾頓時淚流滿臉。
其實到現在,紇幹諾已經覺得自己必死無疑了。
卻沒想到太子不僅沒有放棄他,還讓他繼續在東宮效力。
紇幹諾把頭磕得嘣嘣作響,哽咽道:“紇幹諾今日立誓,今生必為太子效死,以償父親之罪,若違此誓,當五雷轟頂,不得好死。”
其實李承乾並不是很在乎紇幹諾的死活。
只是說來好笑,囚父弒兄殺弟的李世民,偏偏對於親情尤其看重。
歷史上李泰為什麼不能當太子,除了殺子傳弟這個因素外,最大的原因還是李世民擔心李泰上位後,把李承乾給殺了。
所以才會讓李泰外放,冊封李治為太子。
是以李承乾也有同樣的情況,不管是從李世民拿到兵權,還是透過太子位繼承大寶,首先也需要打消李世民的猜忌。
那就是讓李世民感覺到,如果他登臨大寶,是不會搞出兄弟相殘的事情來,這一點尤為關鍵。
否則並不排除,李世民為了保全李泰的性命,廢太子而立李治。
旁邊李世民看到這一幕,五味雜陳。
他自己就是這樣的人,比如魏徵,曾經就是太子屬官。
投降來的尉遲敬德,假裝成囚徒去找隋煬帝告密李淵造反的李靖。
門口的宿衛統領李安儼。
如今,李世民看到太子饒恕紇幹諾,不因為其父罪責反而讓其繼續效力,這一幕跟自己,是多麼相像啊。
李泰在一旁沉默不語,感覺自己又要吐血了。
此番可謂是偷雞不成蝕把米,平白抬高了太子在父皇心中的形象。
要知道他跟太子不同,完全靠父皇吃飯的。
若是父皇去喜歡太子,不喜歡自己了,這可就要徹底涼涼了。
這也是李泰看不懂局勢。
李世民喜歡他是一方面,拿他跟太子打擂臺又是一方面。
若只是單純的喜歡,哪裡會有這麼多僭越的舉動。
不過身在局中的李泰,顯然是不會明白這個道理。
現在他滿腦子裡都是想著,如何把父皇的寵愛奪回來。
紇幹諾離開後,李世民就要考慮如何處置齊王李佑了。
這也是李承乾橫插一腳,否則就能讓李世民集齊囚父,弒兄,殺弟後,殺子的第四個成就。
雖然不是嫡子,但也是親生的兒子不是。
現在還沒有具體發動謀反的事情,會不會賜死李佑,這個還是要看後面的調查情況。
不過李承乾是打算保住李佑的,這跟謀劃其實沒有太大的關係,只是在李世民面前,表現出看重親情的一面。
“承乾,齊王的事情,先前是你在聯絡的,如今便交由你來負責吧。”
“待那逆子到了長安,你作為大兄,且先替朕好生將他教訓一番。”
“朕給他寫了那麼多信,令他思過悔改,沒成想他竟是變本加厲,做出這等禍事,雖說主要是因為陰弘智的挑撥,可他自身就沒過錯?”
“去年這逆子附表謝罪,權萬紀入朝,跟朕說齊王已經迷途知返,便是這般迷途知返的?”“朕倒是要問問權萬紀,他在齊州,是怎麼擔任齊王府長史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