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羅城的北城牆上有三座城門。
一個叫勝利之門,位於北城牆的西側。一個叫征服之門,位於北城牆的中間。還有一個城門叫新門,位於北城牆的東側。
一百五十年前,統治埃及的法蒂瑪王朝內憂外患,權臣巴德爾入主開羅,重建了整個城市的防禦體系,這三個城門就是在那個時候建成。
其中,征服之門和勝利之門,是在舊城門的基礎上改建並且改名,新門則是新建的城門了。
毫無疑問,在這三座城門中,征服之門和勝利之門最為關鍵。
按埃及慣例,大軍凱旋從勝利之門入城。新蘇丹加冕儀式,則從征服之門而入。
今日,趙赫的大軍入城,自然也是從征服之門入城。
兩座混如山嶽般的圓柱形的塔樓巍然矗立,雖然僅僅相隔不到五匹馬的距離,卻讓人感到威嚴和窒息。
兩座塔樓之間就是征服之門了,門洞上方的拱券石上雕刻著雄渾的銘文““(征服之門)。
每個字母都深深刻進石心,金漆雖已斑駁,卻在陽光下依舊努力閃爍著屬於征服之門的榮光。
當然了,今日這榮光,屬於趙赫的大軍。
“跪!”
隨著一聲威嚴的漢語的高呼,以後珍珠小枝為首的一百多名阿尤布王朝的貴人,盡皆身著素衣白袍,赤著雙足,跪倒在征服之門前。
珍珠小枝手裡捧著一個托盤,裡面裝著代表阿尤布王朝權柄的蘇丹大印以及軍民戶籍的冊書。
轟隆隆~~
馬蹄聲如雷,趙赫在五百甲士的護衛下,在珍珠小枝前三丈之地前勒住了韁繩。
“阿尤布王朝蘇丹阿迪萊傲慢無知,不知東方天兵之偉大,已經受到了天兵應有的懲罰。如今,我以阿尤布王朝王后之身份,代表阿尤布王朝,向世子無條件投降!”
“從今日開始,所有阿尤布王朝的軍民百姓,盡皆為趙朔大王之子民。所有男子,都要任憑趙朔大王驅使。所有女子,都要任憑趙朔大王取用。但有不尊者,即為叛逆,人人得而誅之!”
這番言語,珍珠小枝連說四次。
第一次用的是漢語,第二次用的是庫爾德語,第三次用的是阿拉伯語,第四次用的是中西亞地區的突厥語。
其他阿尤布王朝的貴人,也盡皆重複四次。
庫爾德語、阿拉伯語、突厥語,他們都不算陌生。只是在死亡的威脅下,學習這幾句漢語很是花了一些力氣了。
然後——
咚!
咚!
咚!
珍珠小枝打頭,一百多名阿尤布王朝的貴人,向著趙赫重重叩首,連叩三次。
“起來吧!”
趙赫說的就是純正的漢語了,馬鞭前指,道:“你們是聰明的,避免了開羅的毀滅,避免了家破人亡的命運。現在,頭前帶路。迎我軍入城!”
“是!”
往昔高高在上的阿尤布王朝的大人物們轉身,低著頭,赤著雙足,走進了征服之門,用最謙卑的姿態,迎接新的的征服者進入這個非洲最大的城市。
趙赫揮了揮手,大軍魚貫而入。
征服之門雖然氣勢恢宏,但是出於軍事方面的考慮,真正的城門洞是很窄的,僅容四名騎兵並排而入。
同樣出於軍事方面的考慮,整個城門洞彎曲而曲折,幽暗無比。
不過,出了城門洞後,到達前面的穆伊茲大街時,眼前就豁然開朗了。
“趙朔大王萬歲萬歲萬萬歲!世子千歲千歲千千歲!”
無數阿尤布王朝的百姓,跪倒在街道的兩旁,用蹩腳的漢語,迎接征服者入城。
這裡面有著身穿亞麻長袍的普通市民,有著身穿絲綢服裝的商人,有著穿著深藍色長袍的醫生,有著身穿麻衣短褂的工匠,有著只著麻布短褲的黑奴……
這裡面有黑髮濃須橄欖色面板的庫爾德人,有著淺棕色面板的阿拉伯人,有著捲髮深橄欖色面板的科普特人,還有著捲髮黑膚的柏柏爾人……
此地已經換過種了。
自從真神教崛起以來,阿拉伯人、突厥人、庫爾德人進入了這片豐饒的大地,殺戮著土著,擠壓著原住民的生存空間。
現在的開羅,埃及土著的科普特人,非洲遷來的努比亞人、柏柏爾人,即便連那些擄掠的黑奴都算上,深色面板人口也不足總人口的三成。
但是,不管怎麼說吧,無論這些開羅人貧富如何,人種有何區分,現在都有著共同的名字“被征服者”。
他們必須表現出最謙卑的態度,無數的財富和女人,才能獲得活下來的權利、
當然了,對於征服者來說,就是無比的榮耀和歡欣了。
錢小山騎著一匹高大的阿拉伯馬,身上的獅身人面勳章反射著耀眼的陽光,驕傲地挺直了胸膛。
他是河北河間府肅寧縣李家莊,一個農民的孩子。
受到參與蒙古軍第一次西征的八旗兵李鐵柱的影響,渴望著改變家庭條件的財富,更渴望著見識平生所未見萬里之外的風光,勤練武藝,終於加入了漢軍八旗。
他不僅獲得了八旗軍的優厚待遇,而且參與了滅金之戰,滅高麗之戰,獲得了少年時做夢才能夢到的巨大財富。但是,他沒有見到一直想見的西方風光。
這次長子西征,錢小山主動報名,成為了趙赫大軍的一員。
他越過了巍峨的蔥嶺,跨過了奔流不息的幼發拉底河與底格里斯河(伊拉克),經過了西奈沙漠,今天又踏足到了非洲的第一大城市上,並且獲得了一枚獅身人面勳章。
至於說,因功升為十戶長,獲得了價值一百多兩銀子的財富,享用了七八個異族的女人,其中甚至有阿尤布王朝的貴女,就更不用提了。
此時此刻,無數異族跪倒在街道兩旁,他們的屈服有錢小山的一份功勞。
開羅城內巍峨的真神寺,繁華的開羅大市場,清澈的公共水池……這一切的一切,也有著錢小山的一份功勞。
他怎能不感到驕傲異常?
到了現在,錢小山的前兩個夢想,基本已經滿足了。但是,他又有了個新的夢想。
那就是八旗軍中流傳的,“凡日夕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土”。
漢人此強大,困居於華夏故土,太過可惜了。
無窮的異域風光,都應為漢人所有!
美麗的異族女子,應該為漢人生下孩子!
那富饒的土地,更應該給漢人耕耘!
而他錢小山,就是參與此豐功偉業的戰士之一!
當然了,還有蒙古人,以及其他族中的英傑。
無論趙朔大王,還是趙赫世子,都有著蒙古的血脈。
蒙古人也是漢人征服世界的幫手之一。
漢家有容乃大,對其他族的英傑加入漢人,也不會拒絕。
“真好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