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第269章 蒙古慣例:內部不合,就拿外國撒氣

與此同時,昭明宮,隆徽殿。

這裡一直是金國曆代皇后的寢殿,如今自然成了華箏的居所。

啪!

華箏的一顆黑子落在棋盤上。

“姐姐的棋藝,越發精進了。”

她的對手完顏寧迦讚了一聲,投子告負,整理起棋盤來。

圍棋是趙朔在少年時期,教給華箏的。

自從遷入中都以來,華箏能幹什麼?身為王后,總是浩浩蕩蕩地出城打獵,太過擾民,影響不好。

泛舟皇宮內的太液池,多玩幾次,也就沒意思了。

漢人的琴棋書畫,華箏對於撫琴、書法、繪畫,都沒什麼興趣。倒是當初和趙朔學的圍棋,成了她的主要消遣之一。

原來的金國公主完顏寧迦,成了華箏主要的棋搭子。

雖然是完顏寧迦有意相讓,但華箏現在的棋藝確實長進了許多。

“再來一盤吧。”

今天華箏頗有興致,這次換她執白子,繼續和完顏寧迦在棋盤上廝殺起來。

不過,正在這時——

蹬蹬蹬~~

隨著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一名宦官走入了大殿,大禮參拜,道:“啟稟王后,出大事了!”

“什麼事?”華箏頭也沒抬,繼續向棋盤上看去。

那宦官道:“東北的鐵木格起兵,以乃馬真皇后失德為理由,攻向和林。王上震怒,已經和察合臺汗、貴由汗、蒙哥汗聯合下詔,天下共討之!”

“行,我知道了。”

華箏的手略微停頓了一下,還是將一顆白子落在了棋盤上:“下去吧。以後,蒙古的親戚來拜我,你們自然可以引見。但是,草原上發生的軍政大事,以後就不必再來報給我了。”

與經常和成吉思汗在外廝殺的察合臺不同,華箏對於鐵木格這個經常留守本部照料婦孺的小叔叔,還是很有感情的。

但是,那又怎麼樣?

鐵木格今日之事,不過是以後眾多流血事件的開端罷了。

自從那場大病好了之後,華箏已經想開了。

拖雷之死,她救不了。特勒格妮之死,她也救不了。

以後呢?

還會不會有更多的人在內鬥中去死,甚至包括她兄弟的子嗣們?那簡直是一定的。

她恐怕照樣無能為力。

罷了!

這些都是男人們的事。

由他們去吧!

蒙古再怎麼內鬥,她不管了,也管不了。

她只要自己的丈夫和兒女們平安健康,就心滿意足了。

……

……

趙朔和察合臺等人共同下詔,其實只是蒙古四系共同表明態度而已。

現在真正能動用的,是趙朔留在呼倫貝爾大草原哈爾喀貴城的三個蒙古千戶。

趙朔一聲令下,八百里加急,傳到了哈爾喀貴城,三個蒙古千戶馬上出發,向和林進軍。

此時,留在喀什的窩闊臺之子闊端也得知了訊息,率領三個蒙古千戶,緊急馳援和林。

所以,當鐵木哥的兵馬到達和林附近時,面對的是和林城內的一萬怯薛軍,以及六個蒙古千戶。

鐵木格卻只有一萬兵馬。

鐵木格原本從大興安嶺西麓的海拉爾河畔起兵之時,自然考慮到了一萬怯薛軍、

不過,他覺得乃馬真皇后人心盡失,他作為黃金家族輩分最大的人,這時候出來撥亂反正,怯薛軍不會全力抵擋,成功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只要和林一下,憑他的威望,還不能號令草原?

貴由和蒙哥回來之後,西征將士的家眷都在他的手裡,還能掀起什麼風浪來?

趙朔因為他誅殺乃馬真的功勞,也會支援他的。

不過,他做夢都沒想,趙朔不但不支援他,而且直接派了三個蒙古千戶過來!

更是沒想到,蒙古四系本來貌合神離,卻共同下達了“天下共討之”的詔書!

那他現在,不是純純的叛亂?

如此一來,那怯薛軍能不拼命保護和林?

趙朔的三個千戶,闊端的三個千戶,能不堅決和他為敵?

鐵木格麾下那一萬草原戰士,又能拿一萬六千軍的和林城怎麼樣?

就算他僥倖拿下和林,也無法號令草原。

更別提,趙朔手裡還有二十多個漢軍萬戶,即便他拿下整個草原,也能將他滅掉了。

好死不死的是,這時候鐵木格又得到一個訊息。

速不臺率領三萬蒙古大軍,已至蒙古西北部的葉密立河,正在晝夜兼程向和林趕來!

那還打什麼打啊?

鐵木格連逃回封地都不敢。

如果說,中原王朝對偏僻草原上的部落,沒什麼好辦法的話。那草原人的辦法,可就太多了。

窩闊臺當初要是沒有足夠的仗恃,能命麾下大軍在光天化日之下,糟蹋鐵木格部落裡的四千女子?

鐵木格逃回封地,不但無法苟延殘喘,還會把留在封地的八個兒子連累了。

說實話,鐵木格現在感覺特別委屈。

的確,他之所以起兵,是因為想自己做大汗。但是,難道乃馬真亂政不是事實?他難道不該起兵?還有,特勒格妮是不是死的冤枉?他想殺了乃馬真皇后為特勒格妮報仇,可是全是出自一片公心!

只是現在,他即便想不惜一切代價,攻入和林城殺了乃馬真,也不大可能了。聽聞四汗齊齊下達了詔書之後,原本起兵之時如同打了雞血,深恨窩闊臺辱了他們的妻女的草原戰士們,已經肉眼可見的蔫吧了下去,甚至不斷有人逃走。

鐵木格思前想後,還是決定招闊端出城談判。

二人見面之後,闊端指責鐵木格興兵作亂,乃是謀反,必須束手就擒。

鐵木格卻是一陣冷笑,道:“闊端,我聽說,牙老瓦赤獲罪於乃馬真,被你庇護起來了。乃馬真向你要人,你回答說,‘鳥雀逃避兇鸇,草叢都能掩護他,希望我庇護的人,自然不能不管。他們都是大臣,有罪就讓忽裡臺大會來懲處他們吧’,不知有沒有這回事?”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