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蒙:我岳父是成吉思汗

第73章 宋國人第一次聽說趙朔

如今二人盡皆不容於朝中顯貴,賦閒在家,垂垂老矣。

兩人對坐,石桌上擺著一壺酒,酒香四溢,與園中的花香交織在一起,令人心曠神怡。

“幼安賢弟,久違了。”陸游提起酒壺,為辛棄疾斟了一杯酒,酒香四溢,卻掩不住園中那股淡淡的藥草味。

辛棄疾端起酒杯,輕輕抿了一口,隨即放下,嘆道:“這酒是好酒,可惜我這身子,已經無福消受了。”

陸游看著辛棄疾,眼中閃過一絲憂慮,低聲道:“幼安賢弟,你這一生為國為民,操勞過度,如今也該好好休養了。”

辛棄疾苦笑一聲,道:“休養?如今這天下,哪裡容得我休養?吳曦那逆賊,不顧吳家八十年的忠孝名節,起兵反叛,自稱什麼蜀王,向金國獻出四州之地。

老將丘崈,暮氣沉沉。不但不思殺敵報國,反而與金人眉來眼去。宰相韓侂冑要罷他的官,朝廷還有很多人反對。要我說,該!韓侂冑縱然千不對萬不對,罷老丘崈的官這件事,還真是做對了……”

雖然病的不輕,但是談及大宋如今的局勢,辛棄疾還是情不自禁的放大了音量,慷慨激昂,指點江山。

陸游靜靜地聽他講完,沉默片刻,緩緩道:“幼安賢弟,你可知道,這次咱們大宋這次開禧北伐,為什麼會失敗嗎?兩年前,你去覲見陛下時,不是下了斷言,說金國必亡?”

辛棄疾知道老友不是想奚落自己,沉聲道:“願聞其詳。”

陸游輕嘆了一聲,道:“公允來講,這次朝廷北伐,方略不可說不正確。大宋有識之士,包括你我在內,都認為金國文恬武嬉,近年又連遭大災,黃河決口,國力大不如前了,正是北伐的好時機。

陛下和宰相,對於北伐的決心也不能不說不堅決。如今我大宋的形勢如此危殆,如果不是陛下和宰相硬頂著。朝中那幫軟骨頭,說不定早就去燕京城磕頭去了。

所以,我認為,咱們大宋,實在是國運不濟。當初,有嶽武穆這樣的名將,卻沒有明君和名相相得益彰。如今,好不容易,皇帝和宰相都過得去吧,卻又沒名將了,連衰弱的金國都打不過。”

“是啊,朝廷無名將。”辛棄疾點了點頭,嘆道:“如今我大宋唯一能拿的出手的,就是一個年近六旬的畢再遇。可惜,畢再遇充其量就是一個牛皋、楊再興罷了,不是嶽武穆那樣有望收復中原的名將。

對了,還有一向自命不凡的我辛棄疾。年輕時也曾想過,若能有一支精兵強將,何愁金國不滅?可惜,如今我這身子,已經無力再上戰場了。”

談到自己的身子骨,辛棄疾一片黯然。

忽地,陸游壓低聲音道:“幼安賢弟,你可曾聽說,金國北方,有蒙古崛起,連西夏都被他們打服了。”

辛棄疾點頭道:“倒是聽說了。其實,這也不全然是好事。表面上看,蒙古與金國是世仇,征服了西夏,又斷了金國一臂。若是蒙古能與金國相爭,咱們大宋或許能從中漁利。但實際上,你忘了當初,咱們大宋聯金滅遼之事嗎?蒙古崛起,恐怕是一個比金國更難對付的敵人啊!”

陸游搖了搖頭,道:“重點不在這裡。我聽說,那新興的蒙古有一大將,名叫趙朔。他既是成吉思汗的駙馬,又是成吉思汗麾下最厲害的戰將。非但如此,似乎還是流落草原的漢人的後代。”

“什麼?漢人之後?蒙古第一大將?”

辛棄疾還真沒聽說過此事,眼前大亮,親自給陸游斟了一盞酒,道:“來,放翁兄,你給我詳細講講,這蒙古第一大將,漢人趙朔。”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