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乾清宮。
索尼小聲念著:
“~南城兵馬司指揮蔣,請求朝廷撥白銀15萬兩,兵丁衙役800人,醫士200人,雜役1000人,御醫50人。此外,還需相應藥材50種共計7萬斤,軍營2處,鍋碗瓢盆傢俱1000套。此外,預計耗時半年。”
“索尼,你認為他能辦到嗎?”
“奴才不敢講。”
“但講無妨。”
“難度很大,不亞於松山大戰。”
“除了御醫,其他的都滿足他。”
“嗻。”
順治很希望蔣青雲能贏。但不知為何,那個倚欄而唱的姐兒又浮現在自己腦海裡,揮之不去。
青春,就是這般無可奈何。
……
而此時的蔣青雲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
要做大事,先開大會!
這段時間關係日漸熟悉的下屬們坐滿了大堂,臉色或興奮或憂慮。
他高聲道:
“這是一次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在南城集體種痘,利國利民利己,諸位,各抒己見吧?”
下屬們嘰嘰喳喳。
“下官擔心百姓們不理解,會逃避種痘。”
“下官覺得要先清查人口,才能做到心中有數。”。
“下官建議先搞定一批人,讓他們現身說法。”
蔣青雲微笑聽完了全部發言,他刻意隱瞞了一件事,那就是“蔣苗”和“吳苗”是不一樣的,完全兩回事。
所有人都認為自己在執行太醫院教授的“吳苗”。
實際上,卻是種“蔣苗”。
這個誤解很關鍵,讓蔣青雲的破局計劃有了操作空間。
……
天橋兩側貼滿紅色標語。
蔣大人要消滅天花的訊息傳遍了整個南城,出乎意外,所有人堅信不疑,就和茶攤掌櫃的心態一模一樣。
菜市口搭起了戲臺,唱的是“蔣老爺三鞭定瘟神”。
一名扮演成“蔣青雲”的武生,手持鋼鞭把“瘟神打的滿地打滾,底下人齊聲喝彩,看的興高采烈。
缺乏娛樂的時代,戲曲就是最好的宣傳方式。
遠處一茶樓,靠窗位置。
潛入南城的斧頭幫數名骨幹成員低聲議論。
燕謀:“早知今日,我那天就不該出手救他,救了他一人,南城要死掉幾萬人。”
“大哥,種人痘是假的嗎?”
“天花是老天降災,哪兒有什麼能防?他這是故意清洗南城百姓。”
“姓蔣的如此喪心病狂?”
“哼。想做人上人,就不會把人當人。在他們當官的眼裡,死1000人,死10000人都是一串數字。待會看我眼色行事,替天行道,幹掉他。”
……
半個時辰後。
臺下士兵高呼:“蔣大人到。”
大夏天的,蔣青雲身穿棉甲快步走上臺子,示意所有人肅靜,然後揭開一塊紅布,露出底下的神像。
“拜關公。”
“跪。”
蔣青雲帶頭,態度虔誠。
崇福寺的高僧們一字排開,盤坐蒲團,口誦佛經,一時間氣氛之莊嚴,令人心生敬畏。
斧頭幫眾刺客頗為尷尬。
一是所有人都跪著,如果自己突然起身靠近,立馬暴露。
二是目標身披重甲。
燕謀悄悄抬頭看了一眼臺上,眼露殺意。
……
“拜神結束,起~”
“請法師抽籤!”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