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一次成功的早朝,沒有取得勝利!以上是順治視角。
散朝時,一個小太監悄悄攔住了蔣青雲。
“蔣大人留步,您跟奴才走吧。”
“好。”
蔣青雲沒有多問,畢竟他在宮裡頭也沒相好的,約見自己的除了順治不會有其他人,跟著小太監走就是了。
七拐八拐,就到了御花園的魚池。
……
順治坐那釣魚呢~蔣青雲左右張望, 10丈之內皆無人,他立馬意識到小皇帝是要談機密,故意選了這麼個地方。
於是腳步刻意加重,往前走了幾步。
“吾皇萬歲萬萬歲。”
“愛卿平身,坐過來。你會釣魚嗎?”
“臣打小就愛釣魚。”
“那邊有魚竿,自己拿。”
“遵旨。”
民間釣魚,釣的是魚。看似很簡單,實際上也不復雜。
紫禁城釣魚,釣的是人。看似不復雜,實際上特別複雜。
魚兒不講政治,但釣魚的人要講政治。
只見蔣青雲從地上撿起一根魚竿,用假動作裝上並不存在的空氣魚餌,隨後振臂一揚。
嗖,將空鉤奮力拋入水中。
然後聚精會神的等待魚兒上鉤。
……
村上春樹曾經說過:
官場之上,面對上級的詢問,聰明的下級要學會答非所問。你問你的,我答我的。
“愛卿,正藍旗圍攻紫禁城之事,可謂聞所未聞見所未見,朕每每想到,都很心痛。”
“皇上有大德。”
“朕,其實早就想給多爾袞定性了,無奈朝中大事此起彼伏,總是找不到好的時機。”
“皇上心裡裝的是九州萬方。”
看似回覆的牛頭不對馬嘴,可順治覺得還行。
蔣青雲見自己的浮漂突然一動,頓時嚇了一跳,不是吧,空鉤也咬?紫禁城裡頭養的魚兒已經蠢到這種程度了嗎?
還好,只是虛驚一場。
再看旁邊,順治的浮漂也在動。
……
順治還在吐槽。
“朕今日本想當廷定性正藍旗事件,不料群臣爭吵不休,議政王大臣們更是掣肘。朕下不來決心。”
“回皇上,臣有一計。”
“講。”
“不如先定性多爾袞,再定性正藍旗。”
“嗯?”
“回皇上,多爾袞是皇上親政之後繞不開的一個障礙,也是群臣心裡的一個障礙。搬掉了,萬事皆順。”
“愛卿覺得,該怎麼處置?”
“以十宗大罪將其開棺戮屍。一為謀反,二為謀大逆,三為謀叛,四為惡逆,五為不道,六為大不敬,七為不孝,八為不睦,九為不義,十為內亂。”
“誰來挑頭?”
“臣來謀劃。”
“謀逆的證據何在?”
“臣來蒐羅。”
“如果群臣反對呢?”
“令侍衛親軍當場抓捕,定為同黨,殺雞儆猴。”
“如果太后也反對呢?”
“事情發生之前,太后會反對。事情發生了,太后就不會反對了。真到了那個時候,太后只會堅定的支援皇上。”
……
順治臉色糾結。
突然,他扭頭道:“朕既是天子,自然受天眷。今日釣魚,朕若先釣上,朕就聽你的。若是釣不上,計劃暫緩。天命不可違。”“臣謹遵天意。”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