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潔的月色下。
文氏反覆打量著兒子,眼神裡充滿欣賞。
“雲兒,我已經分別寫信給常熟錢家、如皋冒家、無錫顧家、無錫高家、宜興陳家、桐城方家、太倉張家、太倉吳家、餘姚黃家。”
蔣青雲忍不住笑了。
這份名單裡頭有抗清義士,有清廷貳臣,有東林魁首、還有隱居之人,主打一個全面。
“你笑什麼?”
“娘,你這名單夠複雜的啊。”
“吾家有麟兒,當求百家女。”
文氏微笑,眼神裡充滿寵溺。
“娘,文氏還有後人嗎?”
“你的幾個舅舅在蘇州府長洲縣,家道中落,過的不好,有人已經上山做了和尚。”
“不如寫封信讓他們來京師?”
“不,不好。”
見兒子不解,文氏又解釋道。
“文氏一族的男丁性格乖張孤傲,手腕軟,嘴卻硬,不適合入仕。若讓他們出來做官,反而是害了他們。先祖文震孟能官拜東閣大學士實屬罕見,若不是王朝末年,恐怕一部主事已是頂點。”
蔣青雲點點頭,明白了,文氏一族的技能都點在山水文墨上了。
……
次日,蔣忠誠接到了兵部通知。
他因攜姬女入營以及收受下屬賄銀,數罪併罰,降為通州綠營守備,即日赴任,不得遲誤。
皆大歡喜。
就連蔣忠誠自己也鬆了一口氣,與其在京城做顯眼包,不如外放出去。
文氏隨夫去通州。正所謂嫁雞隨雞嫁狗隨狗,這也是做女人的本分。
當天~驍騎營二十幾名軍官各攜禮物前來給蔣忠誠送行,態度恭敬、言語親和、傾訴同袍真情,一直送出永定門15裡外才作罷。
不知情的還以為蔣忠誠是去做通州鎮總兵官了。
官場之人對此絲毫不意外,甚至私下議論,蔣青雲聖眷之盛,無出其右。
朝廷把蔣父趕出京師,何嘗不是對蔣青雲的一種保護。
……
3日後。
南城兵馬司衙門人頭攢動。
幾十號即將出京赴任的人身穿嶄新官袍,臉上洋溢著笑容。
他們在原地等了2刻鐘。
門外有人喊:“蔣御史到!”
屋內瞬間靜音,所有人齊刷刷單膝跪地。
“拜見大哥。”
“今日是在衙門,各位兄弟還是當以職務相稱。”
“拜見左僉都御史大人。”
“好,好。”
眾人紛紛起身,望著坐在上頭的蔣青雲。
“上酒。”
海碗一字排開,盛滿烈酒。
……
蔣青雲第一個端起海碗,舉過頭頂。
“我祝各位弟兄在新衙門一帆風順,乾杯!各位大人!”
眾人齊刷刷舉起海碗。
“謝大人。”
咕嘟咕嘟,一片喝酒的聲音。
待眾人都喝完之後,蔣青雲才不緊不慢的把海碗放到嘴邊,一飲而盡,然後在所有人的注視下把碗摔到地上。
噹啷~眾人有樣學樣,碎片一地。
“諸位大人,記住了,兵馬司永遠是你們的孃家,兵馬司的大門永遠敞開,歡迎你們常回家看看。”
“謝大人。”
“酒場不稱職務,叫大哥。”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