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玄初見到了匪夷所思的一幕,三四十名頂盔摜甲的兩黃旗滿洲旗丁朝著蔣青雲齊刷刷拱手。
“拜見蔣御史。”
“弟兄們辛苦了,準備一下,馬上動手。”
有旗丁問道:
“大人,裡面是些什麼人?”
“一個外地來的土包子,仗著他老爹有點官爵,敢在咱四九城撒野。本官不想殺的血糊糊的,請你們來助拳。”
“嗻。”
這群年輕的旗丁們毫不猶豫的刀槍出鞘,展開旌旗,衝向院子。
“蔣御史,這些人是?”
“兩黃旗養育兵。”
“滿人??”
“對。”
劉玄初瞪大了眼睛,他頭一次見到什麼叫四品官銜,一品官威。
“大人,不如讓我去勸說世子~”
“你放心,今兒打不起來,知道為什麼嗎?”蔣青雲自問自答,“你們關寧軍沒那個膽子。”
小樓裡。
正在苦苦琢磨今天該怎麼收場,事後又該如何弄死始作俑者的吳應熊突然瞪大了眼珠子。
他看見了外面出現了一群身穿黃色棉甲的滿洲士兵。
“八旗兵來了!”
“不好了,八旗兵來了!”
不止吳應熊慌了,所有人都慌了。這是浸透在關寧軍骨子裡的恐懼感,血脈壓制。
吳氏三代人的夢魘。
“裡面的人聽著,放下武器,老實滾出來。”
先是滿語,然後是漢語。
……
吳應熊帶頭棄械,底下幾十人有樣學樣紛紛丟了手裡兵刃,在八旗兵的注視下乖乖的走出來。
此情此景~
蔣青雲在心中得出了一個結論:各路漢軍畏懼八旗如虎,心理上的恐滿症十分嚴重。
這個結論很重要。
關係到未來的鬥爭策略。
“諸位兩黃旗的兄弟辛苦了,都去致美樓,今兒晚上隨便點隨便吃,掛兵馬司的賬。”
“謝蔣御史。”
“以後有這種活兒,還來找我們。”
一群養育兵興高采烈。
清廷從各旗挑選10歲以上旗丁編入養育兵,偶爾訓練,餉銀低,待遇差,也叫預備兵。
今天來南城助拳,無需動手,站在那就能拿5兩犒賞,很划算的。
……
兩黃旗的養育兵來的快,走的也快。
五城兵馬司的巡城兵丁接手,團團圍住這群手無寸鐵的“前關寧軍”。
吳應熊眼神憤恨,但又無可奈何。他實在想不通,這小子怎麼能指揮的動兩黃旗的旗丁呢?這小子到底是什麼來頭?
那邊,蔣青雲開始發號施令了:
“弟兄們。”
“在!”
“請吳應熊世子回兵馬司小住幾天,其他人全部押到校場看押。敢越獄者,殺!”
“遵命。”
……
現場肅清後。
“冤家宜解不宜結,我要贖回世子,蔣御史,你開條件吧?”
“5萬兩。”
“太多了。”
“砸了店,傷了人,害的本官調動這麼多人力,只要區區5萬兩,已經給足你家王爺面子了。”
劉玄初微微眯眼。
“你就不怕我家王爺不怕丟臉,豁出去進宮告個御狀,討一份旨意殺了你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