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導處率先展開了內部矯正行動,一邊補充新鮮血液,一邊排空老舊血液。
籌建的時候有500名緹騎。
結束培訓進入步軍統領衙門時,只剩下了460人。
截至今日,還剩下420人(傷亡、病退、自戕、失蹤等等減員原因)。
訓導處大院。
一隊緹騎剛剛完成任務歸來,等待他們的是另一隊更加年輕的緹騎。
“全體聽令,次央卓瑪、哈布真、畏蔑思兒買,王貞,出列。”
被點到名字的4人走出佇列。
“解下佩劍。”
“雙手抱頭。
“跪下。”
宣判的聲音壓過了現場四人的掙扎、喊冤、求饒聲。
“次央卓瑪,於押解途中私放一名熟識的第九旗囚犯,殺!”
“哈布真,於錢糧衚衕執行抓捕任務時意志不夠堅決,致使一名同僚死亡,殺!”
“畏蔑思兒買,於大獄之內侮辱一名即將被處決的第九旗女眷,殺!”
“王貞,有私下抨擊提督之悖逆言論3次,殺!”
前一天還是並肩作戰的戰友,今日就已成了冰冷屍體,眾人噤若寒蟬。
次日清晨~
緹騎們全體集合。
揭開蓋在黑色牌匾上面的紅布,一行大字映入眼簾——你們的名字無人知曉,你們的功績永世長存。
落款,蔣青雲。
……
警備處左營。
一隊年輕的緹騎手持“九門提督簽發的逮捕令”衝進了軍營,在眾目睽睽之下逮捕了遊擊將軍以下31人,捆綁後令其下跪。
滿洲千總連順拔刀怒吼:
“你們要幹什麼?”
“皇上有旨,提督有令,為保持左營內部純潔度,立即逮捕並處決名單之上的31人,他們的罪名是同情並幫助第九旗。”
說完,帶隊的緹騎頭目右手一壓。
“殺!”
緹騎們立即以短劍抹過嫌犯脖子,一股股鮮血噴薄而出,其動作之熟練之果決,令人不寒而慄。
……
數日之內。
年輕的緹騎們沿著蔣青雲走過的路線又走了一遍,所到之處,照單殺人,態度決絕,行為果斷。
短短2日,步軍統領衙門內部就消失了三百多人。
衙門內部稍有嗅覺的人都猜測到了一個事實,所有人的言行,都在監視當中。除了看得見的緹騎,還有看不見的緹騎就隱藏在自己身邊。
……
次日清晨。
周倉來報。
“稟軍門,昨晚,衙門裡的兩座磚窯同時塌了。”
“是嗎?”
蔣青雲錯愕,亡靈作祟嗎?
“軍門,怎麼辦?”
“塌了就再建,沒什麼大不了的。最近不處決犯人,全部關押到右安門監獄。”
“遵命。”
蔣青雲思考了會,又召來一人。
“重金邀請一些有德的和尚道士,現場做法,鎮壓亡靈。告訴所有人,我們將在人間戰鬥、在地府戰鬥、在天庭戰鬥,和第九旗的戰爭哪怕持續一百年也要打到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