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紫禁城。
四騎居前半里。開路清道,蔣青雲本人則是在五十名精銳騎兵的護衛下回府。
排場如此誇張,朝中竟是無一人敢出面彈劾。
人的名,樹的皮,跋扈的小蔣,偏心的皇帝,沉默的同僚。
實際上蔣青雲並不是在意排場,而是害怕遇刺。
他走的路,花團錦簇,刺客扎堆。
……
傍晚。
南城,蔣府。
周紹抬頭:
“這份《京旗人口調查白皮書》資料如此複雜,你花了多久?”
“兩個月。”
“不可思議,你是怎麼做到的?”
“瞎編的~”
“什麼?”
“當然,也不能說全是瞎編,有真有假。主要是皇上催促太急,我沒辦法了,糊弄一下,反正這一版資料參考意義有限。”
周紹反應很快。
“你準備清旗了?”
“是。”
“皇上支援嗎?”
“預設支援,口頭支援。如果清旗的結局不錯,我就是奉旨行事,如果結局糟糕,我就是替罪羊。自古如此,不足為奇。”
蔣青雲很淡定,太陽底下就沒有新鮮事。
“三弟,外面現在有謠言說你在南方督師時驅使滿洲軍官衝陣,傷亡慘重。”
“不是謠言,是真事。只要不傳到宮裡,隨便他們怎麼說。”
“萬一有人彈劾?”
“只要我一直在贏,只要我的刀一直鋒利,就算我把天捅破了,也沒有人敢跳出來和我作對。京城裡恨我的人很多,但是他們只敢躲在陰溝裡咒罵我。”
……
“開中法恢復了嗎?“
“一字不改,全盤恢復。要稍加改動嗎?”
“關於賦稅的一切制度,都不要改。”蔣青雲笑道,“基於帝制框架之下的任何賦稅改革(純粹賦稅,無其他配套),其結局都是進一步加重庶民的負擔。越改越糟糕,越改越完蛋。”
“難道就沒有一絲好的可能嗎?”
“沒有!”
兩世為人的蔣青雲回答的斬鐵截釘。
周紹點點頭:
“我按照你的吩咐簡單培訓了山民,讓他們各自負責監督直隸徵收賦稅錢糧時一至兩個鏈條的監督。這些大字不識的山民真的有用嗎?”
“有!因為我們不需要太多內行,我們只需要一些敢說實話的人。”
“如果,我是說如果,這些人在京城裡待久了,也沾染了油滑之氣,又該如何?”
“懲戒、淘汰,然後再換一批新人。”
“不停反覆?”
“對,流水不腐,戶樞不蠹。莫要存一勞永逸之妄想,就算是最好的石頭堤壩也不過兩三百年壽命。我等需要不斷努力,不斷重新整理,永遠在路上,我們的征程是星辰大海。”
周紹鼓起勇氣問道:
“天下大同,真的能實現嗎?”
“不知道。但我並不介意結果,我更在意過程,能改善一點算一點。我這一生會殺掉很多很多的人,既有敵人,也有自己人。”
周紹大為震撼,起身長作揖到底。
蔣青雲笑笑。
“大哥,你不必如此。還是那句話,你與我一道努力,我們攜手開創一個不一樣的時代,如何?”
“求之不得。”
“如果失敗,我們可能會死的很慘。如果成功,我們也有可能會死的很慘。”
“無妨,餘40餘載碌碌無為,不如一搏。”
……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