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你來參加她葬禮的時候,我就說過,這件事不要看得太重,總要放手的……”
葬禮?
老實說,張述桐都快對這個詞過敏了。
他飛速將之前的資訊整合在一起,已知:
老宋的前女友出車禍去世了;
對方是小島上的人;
老宋在四年前來到島上;
是個冬天。
那警察嘴裡的葬禮,應該就是他前女友的。
越小的地方越看重這些習俗,他女友的遺體被送回島上,在此舉行葬禮。
所以老宋來島上的契機不是他說的“找個地方散心”。
葬禮、冬天……
那老宋剛才說的“麻煩您了”什麼意思?他找警察有什麼事?
難道和車禍有關?但車禍不是市裡出的嗎?
張述桐的額頭下意識磕到玻璃門上,冰涼的觸感讓他回過神,顧不得多想,他繼續偷聽兩人談話,讓人失望的是,四年前的往事如蜻蜓點水般帶過。
“你最近怎麼樣?”中年警察又問。
“就那樣吧,教教書,平時在島上瞎逛,挺自在的。”
“還是別在小地方待著。”
“害,過習慣安生的日子啦。”
“剛剛那個是你學生,有點眼熟?”警察習慣性回頭往大廳裡看,張述桐也往旁邊一躲。
餘光裡,老宋苦笑:
“哦,昨晚他應該來過,這事就說來話長了……”
這事確實不必再聽,他之前的確懷疑過老宋、懷疑那場車禍和顧家有關,可清逸後來專門去查了,當年那個酒駕的司機已經判了刑,肇事者另有其人,和顧秋綿遇害扯不上關係。
張述桐回到連椅上,看了眼手機,將近下午四點,大概是第三節課中途,他又點開簡訊,老媽那邊還是沒回話。
張述桐想到電視劇裡的情節,是不是可以趁現在去翻翻卷宗?
但柯南是騙人的,他壓根沒找到檔案室在哪。
就算找到了,張述桐還不想在派出所度過這個週末。
室內的暖風吹的人懈怠,他認真考慮了下老宋的建議,確實需要去顧秋綿家的別墅一趟,從那裡到禁區,需要花多長時間、有幾條路、怎麼走……先坐車看看。
今天是週四。
張述桐發現自己的日程夠滿的,最好今晚就能發現什麼,然後週五一天用來做準備,週六晚上收網,大概就是這樣了。
再看門外,老宋和警察已經踩滅菸頭,拍去肩膀上的雪水,正推開大門往裡走。
也不知道兩人說了什麼,警察拍拍張述桐的肩膀:“小夥子幹得不錯。”
對方開了句玩笑,想來還有事忙,正要匆匆離去,張述桐卻拉住對方,說叔叔能不能留你個電話?中年警察有些奇怪,卻還是報了號碼。
除去“熊警官”之外,他便把“王警官”存在通訊錄裡,跟集郵似的,準備有空了找對方問問老宋的事。
張述桐想,如果現實中有聲望值的這個東西,那自己快把警局的聲望刷滿了。
老宋挨著張述桐坐下,也跟著笑道:
“怎麼,以後想當警察啊?”
張述桐搖頭,他其實是個挺懶的人。
“你這昨晚剛立了功,錦旗還沒送到,今天又立了一個,我剛剛問了,雖然沒獎金,但學校和派出所這邊可以讓你挑個小禮物,想好要啥了嗎?”
張述桐正在思考,但事情一件接著一件,周子衡的媽媽不久後趕來了,見了宋南山就哭,老宋見狀也很頭大,說安慰吧,也沒啥可安慰的,但板著臉也沒意義,這時候還是教導主任解了圍,讓師徒倆先回學校,這裡由他處理。
臨出門的時候,對方又囑咐老宋:
“回去多關注顧秋綿同學的狀態,這個重擔交給你了宋老師……”
老宋連聲答應,言語之間,恨不得直接飛回學校,等兩人出了派出所、往一旁走遠了些,才伸了個懶腰:
“這一天天的,都什麼事啊……走,買瓶水去。”
他又恢復了絮絮叨叨的性子:
“我中午都沒吃飯,帶你逛逛?反正咱倆回去都第四節課了,早點晚點無所謂。”
警察局坐落在城區,位於一個十字路口中央,對面正好有家小賣鋪,張述桐記得杜康家的飯館就在附近。
張述桐無所謂,老宋卻嘆了口氣,說我差點忘了秋綿還等著呢,算了算了。
他們去小賣鋪買了兩瓶紅牛,老宋還額外要了四根烤腸,放在機器裡不停滾動的那種,分給張述桐一根,他兩三口就解決一個,等走到車前手裡多了兩根竹籤。
福克斯小車再次發動。
老宋回去的時候心情明顯不同了,就要開啟收音機聽歌,張述桐沒給他機會,直言道老師跟你打聽幾個問題。
“咋了,說。”
“你對路青憐瞭解多少?”
老宋又是大驚失色,連烤腸也不吃了,說那張草稿紙上果然沒寫錯,為師原本以為你光喜歡顧秋綿,原來還惦記著一個,吃著碗裡看著鍋裡萬萬要不得!張述桐翻翻白眼,說首先,我不喜歡顧秋綿,其次,我也不喜歡路青憐,最後,草稿紙真的是個意外。說到這裡他才發現伸出了三根手指,又想起清逸說的,連他自己都沒發現有這個小動作。
張述桐便把手收回去,換了個問法:“我發現她家裡條件不是很好,平時她和她奶奶就靠香火錢?”
老宋卻說你別轉移話題。
張述桐無奈了,對著福克斯發誓,他要是騙人就讓車子原地熄火。
老宋說去去去,你小子拿我愛車發什麼誓,但又打量了幾眼張述桐的表情,發現不似作偽,才正經道:
“應該吧,可能平時還有政府的一點補助,你問這個幹什麼?”
“我對她家裡的廟有點好奇。”
“也還好吧,就是座本地的小廟,一個院子,鋪著石板路,走進去一個主殿,旁邊兩個偏殿,在我眼裡這些廟都是一個樣,紅色的牆青色的瓦……然後院子裡有棵很大的流蘇樹,還有個架子,能掛許願牌,我當初還許過願呢。”
張述桐說不是問您哪裡好玩,我的意思是,既然叫青蛇廟,那個青蛇呢?“就一條很大的青蛇唄,我也不信教,沒什麼避諱,既然去了就拜一拜,心誠則靈吧。”
張述桐又問:“那這座青蛇廟怎麼來的,為什麼不是別的什麼廟?”
他剛才用百度搜了下,搜到的是個傳說,就是路青憐當初釣魚時講的:
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座廟,廟裡有個姑娘……不對,是有條青蛇,相傳很久很久以前,此處還不是小島,而是一個巨大的坑,然後青蛇神盤踞在此處,祂的身子形成了小島。
張述桐甚至懷疑路青憐就是從百度百科上背的。
他把這段話講給老宋,老宋也樂了:“聽聽就得了,說的難聽點,都是些迷信的東西,我聽說南方沿海那邊更多,一個村子都能搞出一座廟來。”
“我記得兩三年前,你們上初二的時候吧,正好趕上國家有個政策,大概是把那些住在山裡的山民搬遷到城裡,雖然她家的情況還不太一樣,但真想的話還是符合條件的,政府的人去問過,當時喊上我一起去做調解,但她奶奶不願意。而且這事挺複雜的,她家那座廟吧,其實算個小景點,不少人專程過來玩,最近這幾年不是流行一句話嗎,叫打造文化符號共建旅遊城市,估計那座青蛇廟也算‘符號’,很多事迭到一起,也就不了了之了。”
說著老宋就有些發愁:“我擔心的倒是別的,青憐一直待在廟裡也不是個事啊,雖然我當老師的應該尊重人家信仰,但以後也得上高中上大學找工作,總不能一輩子都當個……都當個廟祝對不對?張述桐心道你放心,這次沒了我阻攔,她上高中問題不大。
張述桐又問還有沒有其他事,您再給我講講?“其他的,我覺得我還不如你們學生之間瞭解的多呢,每天都走路來上學算不算?我以前問她用不用老師給你買個腳踏車,也不貴,她說不用,哦,還有就是廟旁邊有塊菜地,還養了幾隻雞,青憐給我提過一兜雞蛋……”
這些全是家長裡短的瑣事。
張述桐不想聽這個,他其實是問老宋,路青憐有什麼反常的點。
聽了一大堆,可以說處處是反常,可這是相對普通學生來說的。
他現在才發現,從前對路青憐瞭解真夠少的,明明當了三年多同學,結果一問三不知。
張述桐回憶一下,突然想起來,從前開家長會的時候,他們會把自己的名字寫好擺在座位上,不久後家長找到各自的位置,學生們就擠在教室後面,嘻嘻哈哈地交頭接耳……每到這時熱鬧得跟下餃子似的,老宋一瞪眼,就有調皮學生的家長自覺回過頭,去尋找自家兒子閨女的身影。
路青憐的座位上總是空著的。
所以每次念成績單的時候都很尷尬。
路青憐一直是第一名,那邊老宋表揚的話說出口,講臺下的家長互相望望,卻無人認領,等唸到第二,排在這裡的通常是張述桐,自家孃親才笑眯眯地站起來,心安理得的迎接周圍的掌聲。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