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正好啊,我早想去嚐嚐必勝客了,聽說市裡剛開了家。”杜康湊過來,“咱們還沒吃過正經的西餐呢,披薩牛排三件套……還有一個是什麼來著?”張述桐想告訴他,其實必勝客也不算啥正經西餐,但看他們幾個突然提起興趣的樣子,覺得這個過程本身也很美好,一點點發現小島之外的世界;就像一個孩子在海邊漫步,每看到一枚貝殼都視為珍寶……但問題不是出在這裡,張述桐更關心若萍說的那句話:
“什麼叫也快沒了?”
明明八年後還在,不知道那家啃得雞有沒有往外開連鎖店。
“你還好意思說自己是島上的孩子。”若萍不屑一顧,“果然是沒見識的城裡人。”
這莫名其妙的地域歧視是怎麼回事?
若萍開了個玩笑,心情不錯:“雖然快要畢業了,述桐你真該關心下島上的事,你要不去問問你那個同桌,這事說起來還真和她有關。”
“和顧秋綿有什麼關係?”
“準確地說是和她爸有關係。”杜康插嘴道,“你先看那邊——”
張述桐順著他手指的方向一看,視線裡遠遠地出現一座三層的高樓——在小島上三層真的算高樓了:“那不是蓓憶商場嗎?”
張述桐知道,那是小島上最大的建築,一座百貨商場,其實和大型超市差不多,遠遠比不上真正的商業廣場;一層好像是超市,二層賣衣服,三層有點雜,家電、文體、玩具……反正亂七八糟的。
整個商場的佔地面積不算大,他叫商場是從前叫順口了,以現在的眼光看,其實就是一家中大型超市。
“你別告訴我你不知道那是顧秋綿他爸建的?”若萍驚訝道。
這麼一說張述桐有印象了,商場開業的時候他爸媽還拿到過一張儲值卡,進去狠狠地掃了一堆貨。
“所以這和商業街快沒了有什麼……”說到這裡張述桐也反應過來,“真的假的,我以前怎麼沒聽說過?”
“你光惦記著魚唄。”
若萍放慢一些速度,與他並排,索性連來龍去脈也解釋了:
“它要是和這條街離得近還好,能帶動點人氣,可現在離得太遠,人都被商場吸走了,這條街上的東西商場裡基本都有,比這邊款式多,有時搞點活動價格還低,你說怎麼打得過?我媽現在也喜歡去那逛了,老去搶雞蛋,哦,這事杜康最有發言權。”
杜康便接過話,一臉心有餘悸:“誰說不是,我爸還跟我說,虧了我家的飯館離這邊遠,挨不著邊,不然生意可要難做了。若萍之前說的我也聽說過,好像是說……顧秋綿她爸最開始看中商業街這塊地了,想建商場,拆遷的事都快談好了,但有的人坐地起價,反正最後是鬧崩了。
“然後顧秋綿她爸也是硬氣,乾脆選了別的地方建了商場,硬生生把這邊擠兌垮了,好像最近又在談拆遷的事,不過這個我就不清楚了……”
“怪不得……”張述桐若有所思。
“怪不得什麼?”
“怪不得顧秋綿書包裡這麼多零食,她家開超市的。”這話一出口,立馬被若萍白了一眼。
其實他是想說怪不得八年後這條商業街還在,顧秋綿幾天後便死了,估計杜康嘴裡的拆遷也沒談成。
說著說著幾人便到了飯館,是本地的特色菜,店名叫“家南湖魚館”,在這條街上已經算規模最大的了,還有包間;
味美價廉,份量又多,如果只把聚餐的地點放在小島上,這家魚館便是他們的首選。
幾人都是熟客了,一進店門,先是看到一個胖胖的婦人,若萍一口一個阿姨嘴巴很甜,聽得老闆娘笑得連臉上的褶子都堆起來了;
店裡的樣子很有年代感——
門口擺著幾箱啤酒和飲料櫃、白色的牆上被燻了一層淡淡的油煙、木質桌椅已經包漿,桌子上蓋著一塊花布,上面又壓了層鋼化玻璃,也確實符合街上蕭瑟的景象,大廳空曠,他們還是第一桌客人;杜康直接去前臺拿了選單,選單被塑封起來,不知道用了多久,上面黏黏的,幾人落了座,四個腦袋湊在一起,研究要吃點什麼。
杜康家學淵源,很想顯擺下自己在廚藝上的造詣,張口就說哪個哪個菜最有水準,被若萍拍了下腦袋才消停,最後不服氣地要了一道炒蝦仁;
若萍愛吃甜的,要了道拔絲地瓜;清逸的口味一向穩定,來這裡只吃汪魚絲;
最後三人的目光看向張述桐,他真想不出吃什麼,本想說隨便,可若萍最煩隨便;於是想了半天,提議要不點道酸辣土豆絲?
便被若萍拍了一下,說有沒有點出息,我們是來聚餐的,聚餐懂不懂?只好換了一道紅燒排骨,這道菜應該是他們三個都愛吃的。
等菜的功夫,杜康便嚷嚷道今天怎麼也得喝點白的,清逸遲疑道咱們下午不得上課,是不是有點過分了,若萍這時候像個俠女,一拍桌子說怕什麼,有事我扛,阿姨先來四瓶,不夠再加——
於是老闆娘拿了四瓶營養快線過來。
幾人還挺有儀式感的,不能對瓶吹,一定要倒進玻璃杯裡,杜康最擅長這種場合,祝酒詞脫口而出,大概是清逸、若萍和述桐同志昨晚剿匪有功,本人在此謹代表小島全體居民,向各位表示感謝;
張述桐一邊笑一邊想這都什麼跟什麼,這時候三個人已經站起身等著他了,於是張述桐也跟著起身,四個杯子碰在一起,少男少女臉上同時綻放出笑容:“乾杯!”
玻璃杯清脆的聲響頓時響起,不等四位好漢把營養快線一飲而盡,有個男學生突然推開店門,實在大煞風景;杜康很不爽地看過去,似乎在說你這小子仔細看看我們四個是誰,是不是大課間剛在升旗臺見過?
那男生也不怯,反而示威地挑挑眉毛,朝店裡吆喝問:“老闆還有座不?”
老闆娘忙笑著說怎麼沒有,你們幾個人啊,進來隨便坐,我這還有包間呢;男生卻不屑一顧,說我們人多,說著朝他們幾個努努嘴,似乎四人很礙眼,就怕你們店不夠大;杜康一聽就氣樂了,說看把這貨囂張的,還能有幾個,怎麼要包場啊?等會我給他數數;
然後男生又小跑出去,隔著店門能聽到他說,店裡只有一桌,都是學生,不算太礙事,要不咱們就在這吃?過了片刻,對方又跑回來,卻不直接進門,而是拉開門等著,好像人真的多的不得了;杜康撇撇嘴就開始數,一個、兩個、三個、四個……一直數到十三個,越數眼睛越大:“不是,真這麼多人啊?”他嘴唇上塗著白色的奶圈,有點傻眼,“這是學生吃飯還是團伙聚首?”
可這還沒完,只見進了店的學生並沒有著急落座,而是紛紛向身後看去,自動分開一條道,張述桐也回頭瞧著那條迎賓大道,突然生出某種預感;接著他的預感成真;
只見魚館的大門處,那站在門口的男生很是不屑地朝他們幾個笑了笑;
接著這群團伙的首腦,或者說一隻小靴子先踏了進來——
這幾天在推薦上,會加一更,今天的兩章加起來共7500字,各位讀者老爺別再說我更新少了另外大黑犬”、“書友”、“淡蛋”的打賞,十分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