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時:我在天宗誤入歧途

第96章 二見韓非,天地之法

“流沙……”

看著眼前之人,修緣輕輕搖了搖頭。

“聽聞九公子曾於生命的盡頭看到了這個世界的真相。”

韓非一愣,隨後他看向眼前這個少年,目光閃爍不定。

自己之前的確說過這樣的話,但自己那段的經歷到底是真是假他也不確定,就如同大江東去,從不西歸,一個人真的能死去之後,再活過來嗎?這個答案,就算是自己的師傅荀夫子也無法回答,但夢境之中的事情對他來講又是如此的真實,道家有莊周夢蝶,說的是莊周在夢中化為了蝴蝶,自由飛舞,感到無比快樂和愜意,甚至忘記了自己原本是莊周。

到夢醒之後,莊周卻陷入困惑,究竟是莊周做夢變成了蝴蝶,還是蝴蝶做夢變成了莊周?二者之間似乎沒有明確的界限。

對於他來說,當那場夢醒來的時候,他也無法確定是自己成了夢中人,還是自己便是那個夢中人。

良久,韓非出聲問道:“修緣對這個感興趣?”

陳修緣輕輕放下手中的琉璃盞,再度開口說道:“公子以為命運能否改變?”

聽到此話,韓非再度陷入了沉默,若是其他人,或許對於陳修緣話根本無法理解,但他卻又有一種不同的感受。

若自己夢中的事情是真實的,那現在的自己所作所為又是什麼?對於那個自己無法接受的結局,他又該何去何從。

真相對大部分人來說,都是殘酷的,對於他來說,真相依舊是殘酷的。

陳修緣站起身,看著外面的晨曦,輕聲開口。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本身就有自己的道理,嚴苛的法的確會讓國家在這亂世中站穩腳跟,但若是新的環境之中呢!”

“我曾看到過這麼一段話,‘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韓非坐在一旁,眼中有精光閃過,他出身荀子門下,自然知道這些話到底是出自什麼地方,這是道家《道德經》中的一段話,說的是道德仁義禮之間的關係。

一個人只有在失去道之後才會用德去約束,一個人在失去德之後便用仁來標榜,失去仁之後才是義,失去義之後才是禮,道家的聖人譏諷的是這個禮樂崩壞的亂世。

“公子覺得在禮之後社會又該拿什麼來約束人們的行為??”

韓非默然,在他的理解之中,禮之後便是法了,社會多出了層次的劃分,將人劃分為三六九等,這是人類文明的倒退還是進步?

“其實現在的人們,所追求的東西,次序都是顛倒的,就如同那位儒家的聖人,用禮來求義,用義來求仁,用仁來求德,用德來求道,所以對於儒家的人來說,這條求道之路是一條無比艱難的。”

“可對於人們來說,卻是一條能夠看得清層次的路,君主可以用儒家的道理來鞏固自己的統治,所以對於這個時代來說,儒家便成了當世的顯學。”

“孔夫子曾言,‘朝聞道,夕死可矣,’若是我沒猜錯的話,孔夫子所言的道,便是儒家最高的追求,而不是什麼普通的道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