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到了。”
看著眼前這座鐘靈毓秀的大山,陳修緣眼中閃過一絲嚮往。
“尋仙問道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
當年青蓮居士一生都在尋仙訪道,常常出入名山大川,但最後卻不曾找到那個答案,大多是乘興而來敗興而返。
據傳,當時李太白想找的其實就是先秦的煉氣士,可惜最後卻一無所獲。
拾級而上,陳修緣放眼整座大山,此山巍峨高聳,雲霧繚繞,宛如一幅潑墨山水畫。
山勢起伏,層巒迭嶂,蒼翠的松柏紮根於峭壁之間,枝葉間偶爾掠過幾只白鶴,清唳之聲迴盪山谷,更添幾分出塵氣象。
山間有清泉飛瀑,如銀練垂落,水聲潺潺,與林間風聲相和,散發著天地間最自然的道韻。
只是走了一段時間,陳修緣卻始終未曾見到山門,讓他心裡升起幾分古怪之意。
天宗雖超然於世,但吃喝拉撒得有吧,山門若是建在半山腰又或是山頂,也不符合當下的情景,宗門弟子修煉有成,或許還不把這些臺階放在眼裡,但是那些送菜的百姓,又或是掌勺的大廚呢?當然,雖覺得有些古怪,但是他的腳步也並未停下,一路向上登山而去。
太乙山的後山,一處收拾的很得體的小院中,有兩位老者忽然睜開了眼睛。
“師叔,又有人登天路了。”
另外一位仙風道骨的老者,伸手撫了撫自己的鬍鬚,平靜的目光中蕩起點點漣漪。
天路,
道家天宗設定的獨特考核方式,一般來講,拜入天宗的弟子是不用走天路的,只有那些想跳過外門,直接拜入內門長老門下的年輕人,才會選擇這種方式。
而內門的長老在收徒一事上,看重的更多是緣分,所以他們收徒一般都是自己下山尋找自己的徒弟,加之闖天路難度極大,那些資質普通之人也不會選擇,一來二去這天路便成了擺設。
道家收徒五年一招,尋常時間,這邊幾乎是見不到人的,更多的是山腳另一處小院,那邊常年有弟子在,各家拜訪一般也都會先去那邊打聲招呼,然後才通知他們宗內的長老。
“陽關大道不走,卻走了這條登山的小路,倒是一個有意思的年輕人。”
老者淡然開口,隨後又閉上了眼睛。
另外一位老者,見到這種情況,朝天路方向看了一眼,隨後又搖了搖頭。
天宗立派,這些年也收了不少天資極佳的年輕人,不過那些人大都是長老們下山親自收的徒弟,而透過正式招人進來的,投機之輩也不少,不過天宗從來不曾搭理,求仙問道需要的是天賦,投機之輩註定在這條路上走不遠。
等這些人知道自己不是那塊料之後,大多數便會灰溜溜地離開,這種情況,他們見多了。
如今見到陳修緣踏上天路,他們下意識便認為陳修緣是一個投機之輩,旋即不再關注。
而另一側,陳修緣在到達太乙山山腳的時候,的確注意到了另一側的小院,也有不少香客,只是在他的意識中,這種上香的地方自然不會是天宗門派所在。就像是現世的龍虎山,身為道教祖庭之一,卻也成了景區,山前是旅遊景區,裡面的工作人員也都是普通人,香客遊客絡繹不絕,甚是熱鬧,但熱鬧歸熱鬧,真人卻半個也見不到。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