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
太乙山後山,赤松子再次來到了北冥子所居的小院,時隔月餘,他收到了關於清虛的情報。
他覺得有必要跟北冥子彙報一下,當然,這件事兒自己這位師叔可能並不在意,清虛給他傳信中所提及的內容不啻驚雷,他修行多年,心境早已古井不波,但看到那些,心湖卻還是忍不住掀起一陣波濤。
聽完赤松子的話,北冥子輕輕點了點頭,對於他來說,無論是韓國亦或是秦國,都沒有多大的區別,朝堂之中永遠都是那些東西,勾心鬥角,陰謀算計。
“韓國.”
赤松子想了想,繼續沉聲說道:“師弟還送回來兩個人,讓天宗照拂一二。”
北冥子伸手撫須,等待著下文,相處兩年多,清虛的性子他大致上也有一些瞭解,自己的這個弟子不像是那種愛管閒事的人。
“清虛安排他們經營兩種東西,而這兩種東西很可能會影響整個時代。”
說到這裡,北冥子大致明白了赤松子的想法,天宗超然物外,一心求道,摻和這些事情,若是引來非議,恐怕對天宗的名聲有影響。
“是何物?”
想了想北冥子出聲問道。
赤松子眼眸微眯,出聲解釋道:“一為紙,二為鹽,紙可用來記載文字,按照其描述,遠勝竹簡多矣;鹽關乎生民,若當真能夠實現,必是一份天大的功德。”
這兩種東西看似平常,但若細想,甚至都會引起七國動盪,各家學說不能廣而流傳,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流通不便,若是“紙”問世,各家恐怕會瘋狂。
再者,各國階層固化,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為知識的不流通,紙這個東西若是普遍開來,甚至會動搖各國根基。
至於鹽,這個更好理解,民之所用,不可或缺,若經營得當,那便是海量的財富。
北冥子沉默片刻,輕聲開口。
“修道多年,對於名利一事,你似乎還未參透,天宗所求的超脫,從來不是視而不見,而是順勢而為,既然此物出現,那便是它應該出現,與我們天宗又有什麼關係,因為它的出現與清虛有關,所謂照拂,那便是順勢而為。”
赤松子坐在一旁,聽到此話,尷尬一笑。
作為天宗的掌門,他的行事自然就會多考慮一些,但北冥子提醒的也對,他有些過於注重名聲了,這兩種東西既能創造出巨大的價值,也能造福於民,不過是照看一二,何樂而不為呢?
“師弟當真是天縱之才啊~~”
另一側,韓非與張良結伴,來到了紫蘭軒。
“子房,新鄭城裡似乎還有許多我們不知道的事情,這一次,讓我也有些措手不及啊!”
張良跟在一側,聽到韓非的話,他輕聲安慰道:“公子說笑了,我們是人,又不是神仙,要是什麼都知道,那莫說要九十九了,就算是整個天下,恐怕都不會很難。”
韓非呵呵一笑。
方才不過是他玩笑之言,對他來說,既然遇到問題,那就解決問題,至於會不會解決不了,他從來沒有考慮過。
忽然,韓非眉頭一皺,腳步一頓,張良見韓非如此,心頭一愣,他不禁開口問道:“公子這是怎麼了?”
韓非目光微閃,方才在經過弄玉房間的時候,他看到了一人,雖是驚鴻一瞥,但他可以肯定,對方是一個年紀不大的少年。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