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我不是曹睿

第98章 爭為人先

孫權點了點頭:“嚴圭倒還不錯。”不過還沒等孫權說完,朱桓剛剛坐下的身子又站了起來。

朱桓低著頭拱手說道:“稟大王,臣還有一事要與大王分說。”

孫權嘴角忍著笑意,卻假意皺起了眉頭:“卿又犯了何事?”

朱桓吸了一口氣說道:“臣昨夜到城外之時已經午夜時分了,去驛館中住宿卻沒了房間,只好……只好搶了全子璜的房間。”

“臣昨夜飲了酒,因此頗有不端,還請大王降罪於臣。”

孫權搖了搖頭:“孤又不在場,如何要請孤來治罪?全子璜就在卿對面,卿為何不親自與全子璜說呢?”

朱桓素來高傲,除了吳王孫權,朱桓是一概誰也不服的。單說昨夜自己在驛館中鬧出的事,武昌可是都城,校事無處不在,說不定昨夜之事大王今天一早就知道了。

不過說不定就要動大兵開戰了,何必因些許小事讓吳王厭惡了自己?

朱桓清了清嗓子,隨即朝向了全琮的方向拱手低頭:“子璜,昨夜是我酒後說話無狀,還請你不要在意。”

全琮本就不在意此事,只是此刻覺得朱桓有些做作了。但全琮依然面帶笑容的拱手應對:“休穆兄乃是國家功臣,些許小事無需掛意。”

孫權見朱桓向全琮道歉,一時間覺得有些滑稽。朱桓這樣一向除了自己誰都不服的人,今日卻是與素來不同。

孫權說道:“正好你們二人今天一併到了武昌,孤月初的時候,讓你們整頓部隊、修理軍械,如今都做得如何了?”

孫權話音剛落,朱桓就搶著說道:“臣乃是在江北駐軍,濡須正對著魏賊的合肥,臣所督的部隊無論是士卒訓練還是軍械保養,數年如一日,從來未敢懈怠,隨時可以出兵。”

朱桓雖然性格如此,但在軍事上從來都是可以放心託付的。

孫權聽聞朱桓之言點了點頭,隨即看向了全琮。

全琮組織了一下語言說道:“臣去年從建業移兵至九江之時,跟著臣移到九江的兩千部曲是一半有鎧、一半有甲的。但臣在九江後來招募的四千軍士中,現在也只有一千有甲。”

按照此時的慣例,皮質叫甲,鐵製的叫鎧。若如全琮所言,其在九江統領的六千軍隊中,一千人著鎧、兩千人著甲,剩下的三千軍士就是既無鎧、也無甲的最普通的兵卒了。

吳國的經濟因不斷作戰,其實頗為衰弱。全琮的軍隊著甲之數達到一半,已經是不錯的了。

朱桓此時忍不住問道:“大王,莫非是要用兵了?”

聽聞朱桓之問,全琮也轉過來看向孫權。

孫權點了點頭答道:“正是如此,孤下月欲出兵攻伐廬江,將你二人召回武昌,正是為了此事。”

朱桓卻頗為疑惑:“廬江?臣記得幾個月前,曹休南下奪了皖城,守將審德也因此殉國了。可是廬江現在並無人民,奪之也並無大用啊?”

見朱桓和全琮都對此事疑惑,孫權解釋起來:“數月之前,孤以陸伯言之計謀,讓鄱陽太守周魴詐降於曹休。曹休信以為真,已經和周魴約定在元月南下,周魴在皖口南岸的歷口接應曹休。”

朱桓聞言頗為驚訝,周魴此人向來無名,今日竟然做出如此大事,當真讓人刮目相看。

朱桓眉頭微皺:“臣明白大王的意思了,是要用臣和全子璜兩部,在廬江阻擊曹休所部麼?”

“是也不是。”孫權微微搖了搖頭:“孤召你們二人前來,自然是要以你二人為先鋒作戰,但是卻不只是你們二人。”

朱桓和全琮對視了一眼。朱桓所部和全琮所部,加上兩人駐地左近的州郡兵,加起來也有近兩萬了。如今兩萬人竟然不夠嗎?全琮出言拱手問道:“臣敢問大王要出兵多少?”

孫權用斬釘截鐵的語氣說道:“孤要出兵十萬!”

“不僅是你們二人所部,孤的五萬中軍盡皆出動,加上荊州的陸遜、諸葛瑾所部,長沙的步騭、丹陽的賀齊、建業的孫韶,也會在皖口匯聚。”

全琮睜大了眼睛,若按孫權的說法,這次的兵力可是有實打實的十萬之眾了,和之前幾次進攻合肥,實為數萬號稱十萬的情況是天差地別。

幾年前曹丕三路南侵的時候,東吳的十萬軍隊在廣陵、濡須、江陵三個方向防禦。如今竟要在皖口集結十萬之眾。

堪稱國戰了。

朱桓和全琮的神色都變得凝重起來。半晌之後,朱桓開口打破了沉默:“大王,臣要何時到皖口集結?”

孫權緩緩說道:“你們二人所部,元月初一之前必須到達皖口。”

朱桓聞言心算了片刻,算清楚之後卻猛地站了起來:“大王,臣所部從濡須、蕪湖前往皖口,少說也要六日之久。”

“如今距離元月初一隻剩十日了,臣請大王允我即刻返程,現在去或許還來得及。”

和朱桓相比,全琮的所部從九江前往皖口,也只是順流而下三天的事情,因此全琮並不急迫。

孫權看向朱桓搖了搖頭:“休穆既然來武昌了,孤又怎會讓你走得如此之急?孤召你來武昌的詔令還沒到濡須的時候,孤就又令人持符節前往濡須調兵前往皖口了。”

“過幾日,卿與孤和中軍一併前往皖口就是。”

“至於子璜這裡,明日便動身回九江吧,元月初一必須到達,若是早到兩三日也無妨。”

全琮連連應允。

孫權和全琮兩人都坐在席上,唯獨朱桓一個人還在站著。朱桓瞥了眼全琮,又看了一眼孫權,咬牙下定決心之後,走到堂中向孫權行禮。

朱桓大聲說道:“自從大王用臣為餘姚長至今,已有二十五年了。大王用臣征討叛賊、討伐山越、防禦魏賊,二十年中臣從未有一刻敢於懈怠。”

“臣願獨領一軍,為大王踏滅魏賊。若不能戰勝,臣願以自己的頭顱謝罪。”

朱桓征戰二十餘年,一直以來的夙願,就是在國之大戰中獨當一面、征戰立功。上次曹仁攻濡須,朱桓可用之兵不過萬人,雖然戰勝但也有些許遺憾之感。

如今要以十萬之眾進討魏軍,朱桓又如何不激動,如何不想抓住這次機會呢?。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