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我不是曹睿

第49章 心照不宣(求追讀)

“三次求賢令分別在建安十五年、十九年和二十三年。從‘唯才是舉’,到‘進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再到‘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國用兵之術’,武帝的態度變化已經很明顯了。”

武帝,自然指的就是曹操。

蔣濟雙手叉腰看著司馬孚:“武帝不只是嘴上說說,實際上先後由崔琰、毛玠、陳群、鍾繇執掌選舉,選的都是注重才能之士。而崔琰、毛玠、陳群、鍾繇這些人,又多支援先帝。”

“這就造成一個非常顯然的現象:與先帝友善的崔琰、毛玠、陳群、鍾繇等人,掌權期間選用的都是忠正遠見而有實幹之人,也就是所謂的事功之人。”

“叔達,別忘了先帝當時正與雍丘王曹植爭儲,這些人被選用了之後,剩下的名浮於實、注重虛譽的無能之輩,也就是你兄長所稱的浮華之輩,自然就都繞在雍丘王曹植周圍了。”

司馬孚恍然:“原來如此!我怎麼之前就沒想到!”

“子通,若按照事功與浮華兩派分野來看,先帝朝的重臣,從鍾繇、陳群和我兄長,到侍中劉曄、辛毗,以及朝中地方許許多多官員,僅皆是事功派了!”

蔣濟緩步走到司馬懿的桌前,用手拿起筆架上最好的一支毛筆端詳起來:“正是如此。”

司馬孚搖頭說道:“原來昔日在鄴城‘作亂’的魏諷就是浮華派了,當日我差點就被株連,多虧兄長救我。當今陛下竟要把我列入浮華派之列嗎?還好並未嚴懲。”

蔣濟嗤笑道:“叔達,你確實該謝你兄長,上次還有這次,多半都是看在你兄長的面子上。不過先帝殺魏諷,本就是為了樹立權威之用,多你一個不多,少你一個也不少。”

見司馬孚的疑惑已被解答,蔣濟看向了坐在桌案後批閱檔案的司馬懿。司馬懿在兩人說話時頭都沒抬,就好像兩人談話與他無關一般。

蔣濟說道:“仲達,外面都說你要被封王了!”

即使以才能無比自矜的司馬懿,聽到這種把人架在火上的言論,也是感到頗為不適:“子通,這種話怎麼能亂說?是誰傳開的?”

蔣濟回答道:“是誰傳開的?我怎麼知道,總之整個洛陽都已傳開了。”

“外面都說,陛下拿東吳作為賞格,就是想令你們幾個輔臣潛心用命,說曹休能拿個首功、你司馬仲達和曹真、陳群,你們三人也能拿個王爵。”

“仲達,日後你若封了王,可不要如韓信見樊噲一般,恥與我等為伍啊。”

司馬懿抬頭盯著蔣濟的臉,反而哈哈大笑了起來:“子通啊子通,你這張嘴真是厲害。”

蔣濟倒是沒笑,表情逐漸變得嚴肅起來:“我蔣濟不是隻會動嘴之人,只是我實在看不懂,陛下要如何十年之內破吳。”

司馬懿聞言也收攏表情:“陛下之意,攻吳比攻蜀要簡單很多,需做之事無非是培育水師、積蓄糧草和增加軍隊罷了。”

“若有十年之功,並非做不成事。”

蔣濟疑問道:“水師、糧草、軍隊,哪個不要數年之久?怎麼能成功的如此之快呢?”

司馬懿點了點頭:“所以陛下才要增加邊軍戰力,這是短期之內最好的選擇了。真不知是誰為陛下出的主意。”

還有一章,同時發出~。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