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我不是曹睿

第83章 人事任用(求首訂)

曹真皺著眉頭,轉過頭去瞪了一眼自己家的兒子。自己這個大將軍還沒開口,你這個散騎在後面大喊大叫什麼?其實曹真本來就想開口稱讚一番的,只不過是被自家兒子搶先了。曹爽都誇一頓了,自己這個做父親的總不好接著再誇一頓,那樣不是過於諂媚了嗎?只好提些建議了。曹真轉過頭來看著笑著的皇帝:“陛下如此安排,隴右數郡想必會心悅誠服。只是臣擔心,若只照顧隴右,雍涼其餘各郡,說不得會以為朝廷不公。”

對面曹洪聽聞曹真話語,反倒笑了起來:“子丹,以你的智謀還搞不懂嗎?陛下的意思我曹洪可是完完全全明白了。”

見曹洪橫插一腿,曹真本來想提建議走個過場,這時也不得不認真問下去了:“衛將軍何意?”

曹洪捋著鬍鬚說道:“我猜陛下只是要暫時安頓隴右罷了。就像當初武帝攻袁紹一樣,袁紹死後,武帝和袁紹的大兒子袁譚約為婚姻。”

“只不過是以利誘之罷了。朝廷不是就要在東南用兵了嗎?先穩一穩隴右,等到戰後再分說嘛!”

見曹洪頗為得意的拍著肚子,曹真此時竟覺有些煩躁。此事你曹洪都能看出來,難道我不知道嗎?喝些酒就管不住嘴,難怪被先帝厭棄。

曹真也只能擠出笑容來:“陛下聖明,乃是臣多慮了。”

“無妨,大將軍這是謀國之言。”曹睿笑著擺了擺手:“仲恭,朕剛剛所言都記好了嗎?就不用複述了,明日直接交給劉放,讓他如此擬詔,再來找朕用印。”

毌丘儉連連應允。

……

數日後,洛陽。

十二月初一的大朝會已經開完了,天氣也越來越冷,但洛陽城的官吏士子們,當值或者議論時政的氣氛卻愈加熱烈起來。

陛下登基後並不禁止議論朝政時事,因此除了什麼大逆不道之言,洛陽城內的校事即使當面聽到了也不會去管,只是會偷偷記錄一下罷了。

實在是這幾日朝中太過於熱鬧了。

先是鎮守長安的夏侯楙回了洛陽,丟了都督位子成了尚書,據說還與清河公主以及什麼姬妾有關。

再是久在雍涼的左將軍張郃回了洛陽。還破天荒的得了都督雍涼諸軍事的差事,成了朝中數一數二的重臣。

接著是夏侯淵家的二兒子夏侯霸,竟然被任命為涼州刺史出鎮一方了。他爹夏侯淵死後還被武帝斥責為白地將軍,夏侯霸這些年在洛陽中軍受夠了窩囊氣,現在竟然翻身了。

以上幾條訊息還只是暖場時的開胃菜,更加轟動洛陽的是,朝野之間迎來了陛下登基後的第一次大封賞。

你要問有這封賞多大?大到連三公都換了一遍。

原本的鐘繇鐘太尉,升了一級變成太傅。太傅這個職位在三公之上,並不是常有的職位,不知為何被皇帝翻出來賜給鍾繇了。

既然鐘太尉成了鐘太傅,那麼自然有太尉的空缺要補。華歆華司徒變成了華太尉、王朗王司空變成了王司徒。

鍾繇、華歆、王朗俱是七十多歲的老人了。但王朗變成王司徒後,剩下的空缺,竟然被司馬懿補了!這是一個比張郃和夏侯霸的任命更勁爆的訊息。

司馬懿從司馬撫軍變成了司馬司空,依舊錄尚書事、執掌尚書檯的日常政務。司馬司空這幾個字讀起來頗為彆扭,尚書檯的一眾尚書們便直接叫起了司空二字,這真是工作的時候稱職務了,純職務。

司馬懿此時也就四十七歲,不到五十歲的三公,這種提拔速度幾乎聞所未聞。朝野之間都在感慨司馬懿如此得陛下信重。

在眾人的議論中,上一個得三公位子如此快的,還是潁川荀氏的荀爽,也就是荀彧的親叔叔。

董卓當政之時命朝廷徵召荀爽。荀爽從一介布衣被徵召出仕,到位列司空,只花了短短九十三天的時間,而且一大半時間還花在了路上。但彼時的荀爽也已經六十多歲了,更何況是董卓所命,其實沒有多少含金量。

四十七歲的三公、還錄尚書事執掌尚書檯的政務,加之有輔政大臣的位子,儼然有權傾朝野之勢。

在這個時間段,就連司馬懿自己都搞不清楚皇帝的想法,被這個職位和眾人的讚揚捧得暈乎乎的。在士人眼中,三公就是最頂級最頂級的職務了,幾乎是所有士人的夢想。君不見袁紹袁家也只是四世三公麼?

但曹睿自己心裡卻如明鏡一般。三公坐而論道,並不負責具體政務。士人看重三公位子,那是自漢朝數百年以來的文化偏差。

一個虛頭巴腦的司空,給了也就給了。收了司馬懿的撫軍大將軍的將軍號,才是更為重要的事。錄尚書事?只不過是個加銜而已,並非常設職務。

而且遠在襄陽的陳群,竟然被封了個驃騎將軍。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