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達在給劉備的親筆信的結尾中說道:“臣誠小人,不能始終。”還有“臣每聞交絕無惡聲,去臣無怨辭。”大概意思就是說,我孟達是小人,但你劉備是個君子啊!雖然我投魏了,但你肯定不會和我一般見識的對不對?嘲諷至極。
黃權最後這樣總結道:“陛下若要安定東三郡,與其加封孟達使其驕縱,不如召孟達回朝任官、另選賢明之人鎮守東三郡。”
曹睿聽聞黃權話語後微微一笑:“黃侍中,你確實是個君子啊,這是以君子之心揣度小人。但朕以為,若是朕在加封群臣的時候,下詔讓孟達回朝,你們信不信孟達收到詔令後便會直接反了?”
“這當如何?”黃權蹙眉問道:“難道就只能給孟達繼續封賞了麼?”
曹睿笑著搖了搖頭:“既然孟達是小人無疑,那孟達此人應當既不忠誠於朕、也不忠誠於蜀。孟達若在魏蜀之間搖擺,無非是看誰開的價碼高罷了。”
“對了,蜀漢的將領趙雲,現在是什麼爵位?”
劉曄平日研究敵國之人頗多,此刻開口說道:“陛下,如臣沒有記錯,趙雲應當是在劉禪繼位後,被封為亭侯。”
曹睿想了想說道:“諸葛亮現在也只是鄉侯吧?武鄉侯對嗎?”
劉曄點了點頭:“正如陛下所言。”
曹睿笑著說道:“那朕心裡就有數了。你們記一下,將孟達的亭侯改為鄉侯,讓他和諸葛亮爵位在同一等級。把原本夏侯楙的安西將軍號,也一併賜給孟達。”
“劉封不是曾經奪了孟達的鼓吹嗎?那麼朕再賜給孟達鼓吹,以示朕沒有忘記他之意。劉侍中,你再替朕寫封私信給孟達。”
“朕就不信,諸葛亮給孟達出的價碼,能比朕還多。”
劉曄此時也應聲說道:“陛下如此,則暫時無需憂慮孟達了。”
曹睿說道:“是啊,暫時無憂就好。萬事萬般,都不過是為了東南戰事罷了。”
……
十二月初二,洛陽,太學。
洛陽的太學始建於前漢光武帝時期。光武皇帝劉秀就曾多次親臨太學觀看經學辯論,並曾經親自考究諸生課業。順帝靈帝時期,太學的學生總數一度達到了三萬人之多。
三萬多人的恐怖規模,比之後世的很多大學名校都要龐大些許。為了安頓如此多的學生,太學進行了又一次擴建,二百四十間教室、一千八百五十間宿舍,一時間洛陽學風極盛。
如此多的學生及老師,在沒有印刷術的當時,統一教材是一件極難的事情。靈帝因此准許議郎蔡邕的提議,令人在太學的大門之外立了四十六塊石碑,每塊石碑高一丈許,廣四尺。
可惜的是,在董卓之亂時石碑遭到破壞,破損的約有半數之多。曹丕在位之時,令人將石碑破損之處補好。又重新修繕太學,重新修建了許多館舍,還徵召了學生和講師。
本來,太學事宜是由鍾繇鐘太傅負責的,但是鐘太傅確實年老,太學日常的庶務由高堂隆高堂博士負責,教學事宜則由‘經神’鄭玄的侄孫鄭稱鄭博士負責。
太學雖然是個學校,但畢竟是由朝廷出資並開辦的,難免會涉及到很多學習之外的事情,太學的招生就是一項。
洛陽太學的招生,可沒有什麼考試入學、劃分數線的傳統,也沒有統一的學習年限和畢業一說。既然學制都如此混亂,那錄誰不錄誰,都是朝廷一句話的事情。
無非就是分餅嘛!既然新任皇帝想要將太學搞好搞大,那麼太學生的素質也是必須要把控的。那麼哪裡的生源最好呢?當然是汝潁宛洛。
第一批五百個名額裡面,汝潁宛洛,汝南郡、潁川郡、南陽郡和河南尹,這四個郡就佔了兩百個名額。
剩下七八十個郡國,就從餘下的三百個名額裡面來分。分來分去,等輪到雍州的天水郡這種邊郡的時候,天水一郡就只有可憐的一個名額了。
學習之事乃是人人平等嘛,但在招生方面,只不過有些地方是更平等罷了。
司馬師今日到太學來的早了些,便在門外駐足看起了石經。
不一會兒,讀著石經的司馬師便聽到了身後有人在喚他。
司馬師回首一看,來人正是夏侯玄。
各位讀者老爺,目前一振每日六千已是盡全力了,畢竟只能晚上熬夜碼字。說我短小的,認了!今後努力練手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