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我不是曹睿

第74章 偏聽偏信

劉放點頭確認:“正如陛下所言。”鮑勳的結果很簡單,自然是被曹丕處死了。但從鮑勳此案還是能看出頗多問題的。怪不得歷朝歷代的政治鬥爭,都是以某某案為發端,並愈演愈烈的。

曹睿又問道:“那廷尉三官呢?”

劉放答道:“先帝當時令校事將三官抓到詔獄之中。但還未來得及處理三官之事,先帝便駕崩了。這三人已在詔獄裡關了半年了。”

曹睿冷哼一聲:“既然如此,朕也不用校事來管了。詔獄不是廷尉治下的嗎?下詔給廷尉高柔,替朕問問廷尉這三官是否欺君,朕倒要看看廷尉會如何處理,再看看有沒有人再維護於這三人。”

不得不說,各朝各代都是靠人做事的。皇帝給了大臣權位,自然就要尊重大臣在職責範圍內的權威。不然的話,誰又會真正替皇帝效力呢?曹丕因陳群和司馬懿的聯合舉薦,不得已而令鮑勳為御史中丞是此原因,曹睿現在把校事抓進詔獄的三官交於廷尉處理,也是因為同樣的原因。

且看後續有沒有人自己跳出來吧。

劉放應承之後,接著向皇帝彙報起來:“陛下,長安的校事來報,稱清河公主此次向朝廷舉報夏侯楙的表奏,實際上是受夏侯楙的兩名弟弟夏侯子臧和夏侯子江所作。”

曹睿是真的有點驚訝。

兩個親弟弟幫著嫂子坑自己哥哥?等到曹睿親自接見夏侯楙的時候,再與夏侯楙細細分說吧。家門不幸,又奈如何呢?曹睿其實並不關心夏侯楙的家事。雖然清河公主是曹丕的親姐姐,那又如何呢?愛如何便如何吧。連曹丕的同母弟弟曹植,曹睿都不想管,只要不惹出事,任其自生自滅。

皇帝和皇帝之間的性格也是不同的。

曹丕就不一樣了。曹丕不僅作為文藝青年感情豐富,還經常愛管屬下的家事。

就拿曾經與曹丕關係極好、荊州牧、假節鉞,曾被曹丕授予‘生人活人’之權的夏侯尚來說。夏侯尚的妻子是曹氏之女,而夏侯尚又額外寵溺一名愛妾。

曹丕竟然派人殺了夏侯尚的這麼愛妾,在夏侯尚悲傷欲絕之時,曹丕還瞧不起夏侯尚。若和曹丕比起來,夏侯尚確實手段不夠狠辣得多。

曹睿對劉放說道:“劉中書,幫朕擬詔給高柔。”

劉放沒有遲疑,直接移到了桌案前準備動筆。

曹睿說道:“其一,因言獲罪是不可取的,朕也不喜歡臣子們互相舉報誹謗之事。廷尉此次做的很對,今後這種捕風捉影之時不要提倡,以免成風之後人人自危。”

“其二,廷尉此事處理的不錯,讓廷尉以後對於朝廷之事可以多多諫言,替朕表揚一下廷尉。”

劉放用筆神速,皇帝說完不久,劉放便替皇帝擬好了詔書。

為什麼說劉放孫資這種機要之臣是皇帝心腹?天天替皇帝擬詔,皇帝見到的機要檔案都要從他們倆之處過一手,而且還掌管校事系統。這樣的兩個人,又豈是普通的臣子敢於惹怒的呢?。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