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我不是曹睿

第82章 穩固西涼(求首訂)

其二,夏侯霸在中軍時為騎兵將領,涼州之地善產良馬、善出騎兵,夏侯霸在涼州武威可以訓練騎兵。雖然武威離與蜀漢交界的隴右有千里之遠,但以騎兵之快,若隴右有警還是來得及支援的。其三,夏侯霸之父夏侯淵死於蜀漢之手,常常有要向蜀漢復仇之志。用夏侯霸出鎮涼州,想必蜀漢來攻之時必然不會推諉退卻,這是給隴右有上了一層保險。

至於民政民生?找名能臣去協助夏侯霸不就是了。只要涼州不亂就燒高香了!

殿中的歌舞早已停下,眾臣子見皇帝像是在思考事情,於是也紛紛閉口,等待著皇帝發話。

“除了涼州,還有一個雍州。”曹睿緩緩說道:“左將軍張郃何在?”

張郃深吸一口氣,從席位上起身之後,繞了小半圈,從旁邊的幾級階梯走至殿中央,向皇帝行禮。

曹睿看向這名老將,宗室、勳貴、武將、邊防,這一刻曹睿想了很多。

曹睿說道:“左將軍,若由卿來守備關中,卿會如何去做?”

張郃拱手答道:“稟陛下,若臣負責守備關中,則會如剛剛陛下所言,在關中與漢中之間的四條道路上,或是毀壞、或是修建關隘阻隔。以求堅守和儘早發現戰機。”

“臣以為兵力佈置如現在一般就好,一萬軍隊駐紮在郿縣,扼守陳倉,近可以支援散關,遠可以沿渭水河谷西上隴右。剩下一萬軍隊駐紮長安,鎮守三輔、以備不時之需。”

曹睿點了點頭。張郃之言,曹睿頗為滿意。基本上按照了剛才自己與曹真及張郃眾人的討論結果,並且給出了從關中馳援隴右的預案。

曹睿又問道:“若朕讓卿守備隴右,卿又會如何去做?”

張郃沉默了一下,隨即說道:“隴右不比關中,祁山堡早在先帝時期就已守備完善。若臣在隴右,只求層層佈防以遲滯敵軍,等待關中援軍到來。”

“臣以為,離祁山最近的西縣、天水郡的冀縣及上邽,這三座城池可以派得力之將駐守。這四處若在,則諸葛亮無法進入隴右大部。即使進入,也要時時防備後路被截。”

層層佈防以求遲滯?雖說從軍事上來說夠了,但若只從軍事著手,反而不容易做到。

隴右雖然現在屬於雍州,但其實還是原本的涼州郡縣。雍涼的問題,從來就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叛亂及平叛的軍事問題,而是一個從人心、政治、經濟等多個方面的問題。

若單單從人心而論,自東漢以來,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就是地域歧視,而且是全國範圍內的地域歧視。

早在前漢桓帝年間,‘涼州三明’之一,平定羌亂的敦煌籍名將張奐,班師回朝後寧可不要封賞,也要將戶籍遷到河南的弘農郡。

簡而言之,汝潁宛洛之人站在大漢地域歧視鄙視鏈的最高階,平等的瞧不起所有人。河南人瞧不起河北人,冀州人瞧不起幽州人,內地的瞧不起邊郡人。

而位居涼州、羌漢雜處的涼州邊郡,就是在鄙視鏈的最低端了。

俗話說‘關西出將、關東出相’,但在這種長期的地域歧視之下,出身中原的世家大族往往小視於涼州之人,甚至不少涼州的武將都要努力學習經學,以求被朝中士人所接納。

隨著涼州叛亂頻仍,朝中官員又不斷的討論放棄涼州。在漢靈帝時,司徒崔烈就曾因邊章、韓遂的叛亂,討論放棄涼州,直到被北地付燮以‘斬司徒,天下乃安’的激烈諫言才得以阻止。

當年漢末董卓進軍洛陽,能迅速的與呂布為首的幷州人連成一體,就有涼州、幷州同為邊郡的緣故。

而董卓被幷州人王允、呂布誅殺之後,王允身為幷州士人又開始小看起了涼州人,甚至有殺盡長安城內的涼州人之意,這才有了後面的賈詡引著李傕郭汜攻佔長安。

甚至當呂布後來投靠劉備之時,都要拿自己出身九原、與出身涿郡的劉備同為邊地之人的關係來套近乎。

在原本的歷史中,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時,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在第一時間望風而降。

如何取得隴右各郡的人心,這才是魏國能守住隴右的關鍵所在。

曹睿看向張郃:“如卿所言,單從軍事上論可稱得上是完備了。”

“朕再問你最後一個問題,若是諸葛亮以八萬眾兵臨祁山,你在雍涼會如何做?”

與前面的問題相比,看來這個問題才是皇帝心中真正關心的。

張郃眉頭微蹙,像是下了很大決心一般說道:“臣會拖住敵軍,堅守城池、堅守要道、堅壁清野、儲存兵力,等待關中及河南援兵。”

曹睿聞言點了點頭:“既然如此,朕就放心了。”

“卿可願為朕都督雍、涼二州諸軍事?潼關以西,朕願盡皆託付給卿。”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