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我不是曹睿

第3章 長命短命

司馬師點了點頭:“父親所言甚是,看來這先帝死與不死,對我們司馬家沒什麼兩樣。”司馬懿的筆尖一頓,竹簡上留下了一個濃重的墨點。

“子元住口,不敬之話雖暗室亦不可說。先帝那是龍馭賓天。”

“是是是,龍馭賓天,兒子知錯。”

司馬師嘴上認了句錯,但神情沒有半點變化。

“父親,輔政大臣多為年幼的君主設立。可皇帝都已經二十三歲了,還設有四位輔政大臣,這種朝局可從沒有過。”

司馬懿放下毛筆,看向自己十九歲的長子,銳利的雙眼在燭光下分外有神。

“子元,你來分析一下這朝局。”

司馬師沉默了片刻:“前漢武帝駕崩之前,命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為輔政大臣。金日磾早亡,霍光政變誅殺上官桀和桑弘羊,國政從此皆出於霍光之手。”

“輔政大臣之間也要奪權,父親久在尚書檯並無兵權,這是危機所在。”

“但當今陛下年已二十三,足以親政。曹真曹休又是忠心於先帝的,想必不會多生事端。”

司馬懿點了點頭:“子元所言不錯。”

“西蜀東吳邊患皆在,大魏內部不會有大的變動。曹真去雍涼、曹休去徐州,這兩人的用處本就在戰場之上。”

“我和陳群共錄尚書事也已數年之久。短期之內,朝局恐怕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司馬懿繼續說道。

“子元,為父總讓你讀史書。”

“漢文帝即位之初是如何掌權的,你還記得嗎?”

司馬師遺傳了司馬家的學霸基因,自幼博聞強記,這點問題還難不倒他。

腦海中簡單整理了下,司馬師清了清嗓子:“漢文帝即位前,在代國做藩王。周勃等武將誅殺諸呂之後,迎漢文帝入長安。”

“漢文帝即位當夜,拜心腹宋昌為衛將軍,以張武為郎中令,掌握宮禁內外兵權。”

“對周勃這等武將,先是論功封賞,再遣其各自回到封國,從此文帝掌握大權。”

“父親為何問及漢文帝?”司馬師看向父親,不斷跳動的燭光映得司馬懿臉上忽明忽暗。

司馬懿深吸一口氣:“劉曄午後得陛下召見,與之談了半日,我和陳群在尚書檯攔住了劉曄。”

“按劉曄的說法,當今陛下極似漢文帝。”

司馬師面露驚訝:“劉曄這是在說陛下要親政奪權?”

司馬懿輕哼了一聲:“劉子揚什麼也沒說,滑的像泥鰍似的。明日朝會且看陛下如何行政吧。”

司馬師笑了一聲:“像漢文帝,總比像桓、靈要好,父親又不做霍光。”

說到這裡,司馬師停頓了一下,然後繼續說道。

“兒子這兩日聽說,洛中流傳方士朱建平給先帝算命之事。”

司馬懿挑眉看向兒子。

“這幾日我在宮中,外朝之事並未理會,你細細說來。”

司馬師接著說道。

“洛中傳言,先帝還是五官中郎將時,宴席上請相師朱建平為眾人相面。”

“先帝問己壽數,朱建平說先帝當壽八十,在四十歲的時候會有小厄。”

“傳言還說,是先帝以魏代漢惹了天怒,這才小厄轉為大厄。更有甚者,說是甄氏來索命了……”

司馬懿眉頭緊皺:“好了!這種大逆不道之言,以後不許再和任何人提起。”

司馬師被父親教訓了一下有些委屈:“父親,這話又不是我說的,還不是先帝自己短命!”

司馬懿怒起,重重的拍了下桌子:“子元,平日讓你修的德行呢,真不知禍從口出的道理嗎?”

“這個月都不許出家門一步,你給我好好反省反省。”

司馬師見父親動了真火,連忙站起行禮告辭:“兒子知錯了,父親早些休息,勿要熬夜太晚。”

司馬懿揮了揮手,司馬師輕聲走出屋外,關好了房門。

只剩司馬懿自己,在書案前的燭火下發呆,也不知在想些什麼。

每日更新兩章,還請讀者老爺們加個收藏,感激不盡~。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