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我不是曹睿

第20章 九品中正

鍾繇還摸不清曹睿的來意,但他可以肯定的是,曹睿肯定有所意圖。

既來之且安之,就聽聽曹睿接下來怎麼說吧。

鍾繇見鍾毓得了皇帝賞賜,用手撐住席子,作勢欲要起身行禮。

曹睿連忙說道:“太尉不必多禮,您是國家長者,自當安坐席中。”

鍾繇嘆了口氣:“臣替犬子謝過陛下賞賜,臣年歲已高,自恐時日無多。將來家庭興旺,恐怕就要指望鍾毓這個少年了!”

曹睿心裡暗中腹誹。你鐘太尉說指望鍾毓,殊不知你現在才一歲的兒子鍾會,將來會做下多大功業!

曹睿依舊面帶笑容:“鍾毓聰穎,定能成為國家股肱。對了太尉,朕聽鍾毓說,太尉另有一個幼子喚作鍾會的,不妨也讓朕見一見。”

鍾繇吩咐鍾毓:“毓兒,陛下有召,快些將你弟弟抱出來。”

鍾毓施了一禮,轉身向外走去。

曹睿繼續說道:“聽聞太尉出身潁川高門,世代研習《春秋》。朕還年輕,不曉得許多前漢舊事。”

“聽聞太尉祖上乃是‘潁川四長’的鐘皓?”

見曹睿提到自己祖父,鍾繇也沒法再含糊了。

鍾繇拱手:“陛下提到的正是臣的祖父。所謂潁川四長,家祖鍾皓為其中之一,另外三人乃是荀淑、陳寔和韓韶。”

曹睿說道:“道德世家名不虛傳啊。若朕沒記錯的話,荀令君是荀淑之孫,陳鎮軍是陳寔之孫?”

鍾繇點了點頭:“陛下所言不錯。我等潁川人只擅讀書治經,其餘之事實在做不來。”

曹睿說道:“讀書治經,也講家學淵源啊。先帝曾派侍中鄭稱教朕經典,朕學了許多,卻也難得其中要領。”

“太尉家世代治《春秋》,太尉也在太學中教學春秋嗎?”

沒錯,三國時期是有太學的。

昔日漢末洛陽之亂,董卓火燒了洛陽城,不僅東漢的宮室化為灰燼,太學也因此被毀荒廢,典策文章流散,師生四處逃亡,連刻在石頭上的《熹平石經》也被砸毀。

曹丕稱帝之後,距離洛陽太學被毀已經三十年了。曹丕下令‘掃除太學之灰炭,補舊石碑之缺壞’,依舊在開陽門外的太學舊址,修建新的館舍,並召集師生重歸太學。

漢順帝時,太學的規模達到二百四十個房舍、一千八百五十個房間。

漢質帝時,太學生的人數已經超過了三萬人。

破壞是容易的,重建是艱難的。館舍容易修,學生也容易招募。

但最難的事情,是重建太學的師資。

若按照東漢的官方規矩,能成為太學博士,也就是太學內當老師的人,必須年滿五十歲,而且是飽讀詩書的大儒。

可漢末戰亂多年,官方的學術傳承斷了三十年,各地世家名族也都朝不保夕,哪還有時間研究經典。

大儒們都斷了代!曹丕下令徵召大儒,最後符合標準的,只有可憐的三個人。

就是區區的三個人。其中,還包括了眼前這位潁川鍾家的太尉鍾繇。

沒辦法,曹丕只能下令放寬年齡標準,最終只招募到了十九名博士。

全面負責太學工作的,就是太尉鍾繇了,這也是很好的利用了鐘太尉的個人長處。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