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我不是曹睿

第30章 緊急軍報

反倒是不存在於曹睿記憶裡的人物,更值得曹睿注意和警惕。

比如曹睿之前帶著黃權和鍾毓去武衛營,結果發現陳群竟然掌了整個禁衛軍的兵權。

雖然身為文臣錄尚書事、也作為鎮軍大將軍的陳群,並不去主動指揮禁衛軍,但名義上陳群就是所有禁衛軍的領導。

這件事就很讓曹睿感到驚悚。

再比如半月前,曹睿前往尚書檯,遭遇陳矯攔路。曹睿也是後來才知道,司馬孚策劃的駁斥事件,還有陳矯的份。

這就造成了曹睿現在對那些官職不是最頂級、但職權還很重要的人,開始不斷的研究。

曹睿最近的挑燈夜讀,多半也有這方面的原因。

曹睿想著想著,外面傳來匆匆的腳步聲。

衛臻到了,今夜值夜的校尉夏侯獻、陳泰兩人也到了。

曹睿披上帛袍,穿上鞋後緩緩起身。內侍早已將書房的燭火點亮,曹睿坐在了桌案後,招呼外面候著的幾個人進來。

衛臻簡單的拱手行禮,而夏侯獻和陳泰則是跪地行禮。

且不論幾人品級差異,文臣和武將的行禮方式,多少還是有些不同的。

曹睿清了清嗓子,對幾人說道:“衛師傅,軍報我已看過了,你有什麼想法?”

衛臻看了下旁邊站著的兩個武將茫然的神情,於是將軍報的內容簡單介紹了下。

衛臻陳述後,緩緩說出自己的觀點:“陛下,孫權進犯江夏,難道他只犯了江夏一處嗎?”

曹睿插話道:“不知。”

衛臻點頭:“陛下不知,臣也不知。但臣知道,但自從貞侯曹仁薨了之後,先帝派荊州牧夏侯尚都督荊襄。”

“但自從去年年底,夏侯尚病重返回洛陽養病,荊襄的軍報就只能送到先帝處。”

“臣要說的是,孫權寇邊沒什麼稀奇的,我大魏與江東打了二十年了。文聘為後將軍,久在荊襄坐鎮,也可保江夏一時無慮。”

“臣想問陛下,從江夏發軍報,是到襄陽近,還是洛陽近?若孫權寇邊多處,是從襄陽排程快,還是洛陽排程快?”

曹睿已明白了衛臻的意思:“朕明白了,自然是襄陽。”

曹睿緊接著說道:“依你之見,是該將幾位將軍發出去了?”

衛臻說道:“正是如此。”

不得不說,曹睿和衛臻還是有些默契的。

衛臻的意思很簡單明白。孫權進犯,沒什麼稀奇的、也沒什麼打不了的,負責邊防的將領抵擋第一波、守個幾十天,一點問題都不大。

問題的關鍵在於排程。如果孫權進犯多處,那麼一個存在於前線的指揮中心,將會比曹睿在洛陽指揮,高效十倍、百倍。

衛臻的結論很明確,就是都督制必須重新恢復起來。曹睿即位初藉著喪事和輔政的名義,將曹休、曹真強留在洛陽,已經不合適了。

是時候將輔臣們派出去了。

而衛臻不知道的是,曹睿正在腦海裡盤算著,曹休在東、曹真在西已成定局。

若不將司馬懿派到荊襄,改派陳群的話,陳群怎麼才能打贏呢?。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