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我不是曹睿

第814章 各為其主

朱然戰死、潘濬戰死、胡綜戰死、徐詳戰死、張承戰死……顧雍投降、諸葛恪投降、闞澤投降、薛綜投降、滕胤投降……

大勢如洪流般席捲而下,實非人力所能抗衡。

二人又說了局勢許久,終於,當諸葛瑾問到蜀軍此番出兵的意圖之時,諸葛亮終於緩緩說道:

“吳國局勢危殆如此,柴桑以東揚州盡失,此番出兵自是為了解江陵之圍。漢與吳互為盟友,盟約中明文所書,若有戰事當一致對魏……”

“西陵呢?”諸葛瑾突兀問道:“孔明,你不是將西陵的步騭部都攆出去了嗎?西陵又如何說?”

諸葛亮正色說道:“若非大漢出軍五萬,江陵之圍定不會解。如今吳國局勢頹唐,武昌臨危,兄長再聚大兵於江陵,對吳國絕非最好的安排。”

“兄長,且不論你聽或不聽,將江陵交給大漢來防守,才是眼下對吳國最好的選擇。”

諸葛瑾卻沒有太多的情緒波動,而是緩緩搖頭,苦笑道:“魏國來爭吳國之地,漢國也來爭嗎?柴桑以東盡去,若是連江陵都歸了漢國,大吳還剩什麼?一個江夏、一個荊南、還有一個遠在天邊的交州?”

“我們不要江陵!只是協防!”諸葛亮糾正道。

“協防和佔領能有多大區別?”諸葛瑾再度糾結道:“孔明,我信你不取江陵之言,但你雖為丞相,國事亦是不能如此決於你一人之口。到時你願交,魏延不交、費禕不交,到時又當作何?”

“你這番話,我不能應,也不能將此語報到武昌陛下那裡去。”

諸葛亮緩緩注視著諸葛瑾的面孔,聽了許久,方才輕聲說道:“兄長所說我能理解。吳國對大漢提防如此,數十年來恩怨曲折不可盡數,我能理解。但兄長有沒有想過,此處五萬吳軍若是不離開江陵,武昌又能作何?”

“兄長當真以為,孫權、全琮二人可以抵擋魏國的十餘萬軍隊嗎?吳國水軍之利已經盡喪,如何來擋?”

“那就不是為人臣子能夠知曉的了。”諸葛瑾緩緩說道:“魏國攻武昌也未必急在這幾日。從此處到武昌,順江而下快船隻需一日多,還是等武昌陛下處做了回覆,我在與你來說。”

諸葛亮輕哼一聲:“兄長,此事我心中已有計較。”

“如何?”諸葛瑾皺眉。

諸葛亮道:“孫權提防大漢等同提防魏國。魏國何時來攻尚未可知,而江陵是萬萬不能棄的,棄江陵一處等於全棄荊州、全棄交州。江陵甚至比武昌更加重要。”

“你信也不信,孫權定不會允你動身。然後魏國大軍一到武昌,孫權或將敗績,要麼被魏國所擒,要麼率軍逃到江陵來……旦夕之間了。”

“兄長,且容我直言。孫權覆滅在即,不若兄長與我合兵一處可好?名義上不作改變,若孫權無事,能在武昌擊退魏軍,那我隨後便撤軍回返,不佔吳國分毫之地。若是孫權再失了根基,大漢可以接納孫權入蜀!我也可以奏請陛下,封兄長為大漢正經的王爵!”

諸葛瑾一時失神,閉口不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