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假皇帝開始納妃長生

第58章 王安世(求首訂)

鄭毅也來了興趣:“陳紅袖麼?還真是個奇女子,朕也想見見。”“陛下,三日後便是殿試,陛下可親自檢視。”

待賢王爺離開後,鄭毅又喊來了盧練。

“你帶人去查查這些參與武舉的人,任何人的背景都要查清楚!”

“諾!”

“只要有人背景模糊,或者中間消失幾年,這些人,朕一律不用!”

三日後,保和殿,文舉殿試。

鄭毅出的題很簡單,兩個字“安民”。

這個題目看似很簡單,但是範圍特別大。

整個考場上,一百餘位舉人開始提筆作答,鄭毅也是坐於龍椅之上,饒有興趣的檢視著。

此次科舉,確實出了不少人才。

世家子弟有,寒門子弟也有。

當然了,出身普通的貧寒百姓,一個都沒有!

貧寒百姓想要活著,都十分艱難了,更何況讀書科舉?此時他的案板上,放置著十餘張試卷。

這是內閣從五千餘份試卷中挑出來的優秀試卷,鄭毅檢視一番後,確實不錯。

其中數人的名字,已經被鄭毅記住。

很快,殿試結束,諸多考生離殿休息。

而鄭毅呢,則是挑出了那幾人的試卷,開始檢視。

崔夏昭,又是清河崔家之人。

不過此人卻是崔家嫡子,也是如今內閣輔臣之一,崔景浩之長孫。

其人頗有文名,出口成章,從小便有‘神童’之稱。

他這份試卷,以“安民”為題,句句全都在解釋何為民、民何故,需安身立命、克己行事,不得得隴望蜀。

總之,洋洋灑灑三千餘字,用四個字便可包含:“克己復禮”!按照崔夏昭之說,農民安心種地、軍人安心護衛家園、官員安心管理民眾,便可達到“安民”效果。

辭藻華麗,隱隱還有吹捧鄭毅之意。

鄭毅淡然一笑,將此人的試卷放在了一旁。

不愧是世家出身之人,寫個試卷都是四平八穩、辭藻華麗,可惜全都是假大空,什麼內容也沒有。

翻卷了幾張後,迅速找到了他想要找的人試卷。

王安世。

此人出身太原王氏,不過已經是分支的分支,幾乎不計。

按照錦衣衛調查,此人出生時家中田產早已被賣光,是母親透過洗衣、織布等活計才將他拉攏大。

而此人讀書也是靠著在私塾外偷聽,後來被私塾夫子收為弟子,才可光明正大學習。

此次恩科,已經是他第四次科考了。

“王安世……”

鄭毅喃喃唸叨著這個名字,又檢視了此人的試卷。

試卷內容……觸目驚心。

內容雖然不多,但字裡行間卻讓鄭毅看清了幾個字。

土地兼併、世家之禍。

他深吸一口氣,看來此人已經有了捨身成仁之意了?

又看了幾份卷子,鄭毅當即開口道:“宣崔夏昭、李子陽、王安世覲見!”

很快,三位舉人在太監的帶領下,來到了大殿之上。

“學生崔夏昭/李子陽/王安世見過陛下!”

崔夏昭、李子陽均是世家子弟,氣度風範自不必說。

而王安世呢,確實寒門,此時連身上的衣服都有些破舊,不過卻洗的十分乾淨。

“爾等三人試卷令朕最為滿意,朕有三問詢問。”

“第一問,爾三人可知當地一斤麥子,是何價格?”

這麼簡單的問題一出,崔夏昭何李子陽二人傻眼了。

麥子多錢一斤?他們怎麼知道!

別說他們了,就連周圍的大臣也是面面相覷。

殿試問策,怎麼問這麼簡單的問題?

別說這三個學生了,就連他們,也根本不知道麥子多錢一斤!崔夏昭遲疑了一下,道:“大概……一兩銀子一斤吧?”

李子陽也想了下後道:“陛下,學生只知讀書,對這種商賈之事並不知曉。”

三人中,只有王安世平靜道:“回陛下,麥子市價為五至七文不等。”

“但有可能因為不同環境、不同地區而改變。”

“便宜的地方,五文錢一斤。貴的地方,百姓賣兒賣女也只能買上十餘斤。”

“怎麼可能!”

旁邊的崔夏昭下意識問道:“麥子既然這麼便宜,百姓為何要賣兒賣女才能買上十餘斤?”

“天災人禍、土地兼併,再加不法商賈橫行,囤積居奇,橫行霸市。”

“價錢多少,還不是他們說的算?”

“這……”

崔夏昭遲疑了一下,這些情況他根本沒接觸過,只能是沉默。

鄭毅繼續問道:“第二問,你三人,可下田種過地?”

崔夏昭、李子陽苦笑一聲,紛紛搖頭道:“陛下,學生並未種過地。”

而王安世卻冷靜道:“陛下,學生確實種過地,但大部分都是母親和蓮娘在種。”

“蓮娘是何人?”

“拙荊。”

“第三問,爾等三人前來京城參與恩科,如何前來,又耗費了幾日?”

三人面面相覷,崔夏昭道:“陛下,學、學生就住在京郊,來京城參與科舉乃是坐馬車而來,耗費兩日時光。”

李子陽道:“陛下,學生家在隴西,不過自幼卻是在京城長大。”

“亦是坐馬車前往貢院,耗費一日時光。”

輪到王安世,卻見他臉色也有些古怪。

“陛下,學生家遠在撫州,來時乘船、馬車、驢車、步行等等都經歷過,到達京城時供耗時二十一日。”

鄭毅點頭道:“問策已過,你等三人退下吧。”

“諾!”

三人滿頭霧水,但還是恭敬退下。

“諸卿!”

鄭毅起身道:“此屆恩科結束,朕以欽定好了一甲之名。”

諸多大臣連忙穩定心神,殿試結束了?這麼快?

一甲三人,肯定就是剛剛被陛下親自問策的三人了。

按照那三個古怪的問題,此屆狀元非那王安世莫屬!

鄭毅冷靜道:“恩科一甲,探花,王安世!”

話音剛落,在場大臣全都愣住了。

“王安世是探花?”

“陛下在搞什麼鬼?剛剛問策三個問題,只有王安世答的最完美啊!”

“王安世是探花,那狀元和榜眼……”

一群大臣小聲的議論著,而諸多大臣最前方的盧向清、崔景浩幾人卻是依舊安靜,眼神沉穩。

陛下這麼做……是為了保護王安世?“榜眼李子陽、狀元崔夏昭。”

“放榜吧!”

“諾!”

太監前去傳旨,不多時殿外就傳來了一陣喧鬧和興奮的呼喊聲。

一甲前三名已定,賜進士及第。

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一名通稱傳臚。

三甲賜同進士出身,各有安排。

狀元崔夏昭,授翰林院修撰。

榜眼李子陽、探花王安世授翰林院編修。

其他人等,各有安排。

文舉之後,便是武舉。

而此時,劉承恩卻突然稟報,有一個意想不到的人求見。

“趙素靈?”

鄭毅驚訝道,數月前他曾經讓趙素靈返回太一道尋找太一道老祖,沒想到數個月過去了,這才傳來了訊息。

“快傳趙素靈!”

很快,風塵僕僕的趙素靈便大步走進了乾坤殿,施禮後道:“回陛下!老祖閉關結束,聽聞陛下想要見他十分欣喜。”

“特意在太一道金皇山設下薄宴,請陛下一敘。”

“去金皇山?”

鄭毅下意識道:“讓他來皇宮不行嗎?”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