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啊!夥計!漫長的假期,要不要來我家搞一場火辣刺激、激情四射的asado派對呢?”
羅伊將車開上拉蒂爾比訓練中心蜿蜒的山道時,手機鈴聲響起,他按下擴音鍵,馬塞洛-加拉多的聲音從裡面傳來。
“asado是什麼?”羅伊有些好奇。
“當然是最正宗的阿根廷烤肉啊,裙邊肉、牛胸肉、血腸,咬開爆汁滋滋作響再加上國民雞尾酒和馬黛茶。”
“今天不行,加拉多。”
羅伊失去了興趣,他現在還請不起私人營養師,於是委託摩納哥醫療中心的醫生,為他初步制定了一套食譜。
總體來說,作為作為職業足球運動員他不能吃太多紅肉。
“為什麼不行?哦,懂了,是不是覺得沒女人。”
馬塞洛-加拉多恍然大悟,語氣中帶著“我懂你”的調侃。
“一邊是尼斯,一邊是蒙特卡洛,這裡最不缺的就是辣妹。”
就在馬塞洛-加拉多興奮跟他闡述出生在潘帕斯高原的男人,身邊既不會缺牛也不會缺馬的時候,羅伊向他提供了另一套“派對方案”。
而加拉多也流露出了所有正常人對“卷王”的下意識反應。
“拜託!你瘋了吧!假期到基地加訓?”
羅伊笑出聲,用加拉多的話術反制:“你什麼時候幹掉盧多?”
“嘿,我和盧多之間沒問題!”
加拉多像被踩了尾巴的貓。
“是德尚不懂得欣賞我的足球藝術!”
這就是你坐板凳的原因。
閒聊幾句後,羅伊掛掉電話。
在俱樂部保安詫異的眼神中,羅伊揹著包走進訓練中心。
訓練場上空空蕩蕩,只有住在俱樂部宿舍中的一些預備隊和青訓梯隊的年輕球員在三三兩兩的訓練,這些人很多年紀和他差不多,甚至是比他還要大一兩歲。
羅伊經過時,看見他的人會提醒同伴,隨後所有的目光都跟隨著。
這讓羅伊想起他第一次進入拉法布里卡的時候,皇馬俱樂部會安排剛剛進入青訓的小將們參觀伯納烏球場的一線隊更衣室。
那扇門虛掩著,裡面設施豪華,一個個排列整齊的櫃子上寫著:雷東多、米亞托維奇、達沃-蘇克、西多夫、耶羅你從未來過,第一眼看見時卻會升起一個念頭:我夢見過這裡。
每個孩子臨走前都會再偷瞄一眼,彷彿那裡藏著阿拉丁的洞穴。
羅伊前世聽過一句話:每一個nba球員都是自己故事裡的喬丹。
他絲毫不覺得勵志,這句話簡直跟用那部叫《後浪》的紀錄片來代表年輕人群體一樣好笑。
nba三個字母首先就代表它的新秀合同便已經價值七位數。
在喬丹的故事中你是螻蟻,而在那些淘汰者的故事中,你已然是天選之子。
真正的天才早已被經紀人籤走,這些孩子靠試訓邀請函和青訓補貼才留下,他們的合同是週薪50歐加兩頓食堂餐。
他們可能夢見過自己穿7號或者10號球衣,看臺上坐著穿西裝的弗格森、溫格、裡皮或者安切洛蒂.無所謂是誰。
但現實是,他的球鞋鞋底用膠帶纏著,因為爸爸失業了。
(這是真實存在的,即便二十年後也沒有改善,穆里尼奧曾送過一位跟隨羅馬一線隊訓練的年輕球員一雙球鞋)他們清楚99%的人會被淘汰,去當郵差、超市理貨員或賭球中間人。
這就是足球場上的存在主義,青訓營是當代最後的修道院,年輕球員們用肉身供奉一個虛無的神,而神偶爾會以“臨時上調一線隊”的奇蹟顯靈。
羅伊決心永遠記住此刻這些注視自己的目光。
永遠記住自己的目光應該保持平視,球場是平坦的,球門就在對面的水平線上,而勝利自會帶著他升到更高的地方。
羅伊來到訓練場。
他詫異地發現這裡已經有人在那裡訓練,但不是任何一個他熟悉的名字。
一個叫尼古拉斯-希斯倫的年輕球員,年齡只比羅伊大一歲,場上位置是防守型中場。
希斯倫就是“臨時上調一線隊”神蹟的受益者,也僅此而已。
從摩納哥青訓一路升入一線隊,從未完成一線隊首秀。
羅伊對他唯一的印象是他第一次來到摩納哥的那天,在久利向他介紹所有人時,希斯倫對著他點了點頭。
那時希斯倫可能認為羅伊與他還有另外幾名十八九歲的年輕球員一樣,也是等待機會的人。
其他兩名年輕中鋒那時或許還認為過,羅伊是來和他們競爭的。
“可以叫你羅羅嗎?”
這是希斯倫那天唯一和他說的話,語氣友善溫和。
他說話前會輕抿一下嘴唇,像在測試話語的重量。
但隨後羅伊用一場訓練賽就證明他不是來等待機會,而是來創造機會的。
緊接著他用三場比賽把球隊首發中鋒沙巴尼送到了替補席。
這說明雙方並不是一個世界的人。
從此希斯倫再未主動和他搭話。
他在更衣室中保持著一種沉默的存在,久利有時會讓他去催促俱樂部工作人員的疏漏,埃弗拉等年輕新秀會指使他做點什麼,拿水或者遞毛巾,永遠是雙手。
德尚講戰術時他會拿出一本翻舊的口袋筆記本,用極小的字跡記錄戰術。
羅伊和希斯倫打了個招呼。
隨後他徑直前往器材保管處,向工作人員借了他所需的訓練裝置。
在他慢跑熱身的時間裡,有人會幫他安置好發球機和移動人牆。
今天羅伊決定加練死角射門。
訓練內容大概是接發球機傳球后,面對球門前的移動人牆,不停球連續轟擊球門上角。
每次射門後立刻折返跑,以模擬反擊節奏。
之後是1對1的反應訓練。
他請了一個值班的助教,用鐳射筆隨機照射地面,羅伊必須在零點幾秒內觸球到光點。
之後他需要進行小場地的1對1突破訓練。
但這名助教已經四十多歲了,顯然無法提供有效的對抗和壓迫。
於是羅伊決定求助在一旁訓練的希斯倫。
“真的嗎?”他顯得有些興奮。
“這會不會打亂你的訓練節奏。”羅伊說。
“這對我來說是寶貴的經驗。”
1對1突破訓練會劃定一個小範圍區域,進攻方必須在10秒內突破防守並完成射門。
防守方除不能滑鏟外,可以搶斷,可以身體對抗,儘可能模擬真實比賽的壓迫。
初次之外球門前還設定了移動人牆來模擬受壓迫時複雜的射門環境。
但儘管如此,羅伊依舊突爆了希斯倫。
他一次也沒有防住。
“你一共突破了六十二次,打進了五十三個進球。”
羅伊喘著氣笑了笑,看著上氣不接下氣的希斯倫,高強度的防守耗盡了他的體力。
“射門成功率是有點低感謝你的陪練,我請你吃飯吧。”
希斯倫補充道:“百分之八十五點四,真離譜。”
羅伊揚了揚眉毛。
他對於希斯倫的印象加深了不少。
“如果以後我能防住幾次,也許就說明我的實力能夠獲得一次出場機會,甚至簽下一份職業合同。”希斯倫今年十九歲,至今還拿著梯隊合同。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