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天未亮,約莫四更天,宋無忌停止修行,加入到製作早點的隊伍中,畢竟自己才剛剛建立這個衙門,肯定不能當甩手掌櫃。
幾個廚子,各自琢磨一下,決定在食材有限的情況下,做些簡單的,質樸的,但又好吃的小玩意兒開啟市場。
於是切墩的切墩,煮飯的煮飯,調味的調味,燒火的燒火。
在成為灶王行走後,他們的能力都得到了加強,即便不需要宋無忌幫忙點化,也能做出具備些許功用的點心。
且,只要這些行走提前加工過的,且是自擅長領域的食物,宋無忌只需提供一道附帶食香效果的引火術,便也能有親自做出來的八成效果。
比如擅長做饅頭、包子、鮮肉燒餅的武師傅,祭灶賜火後,發麵、擀麵能力得到了加強,本身就能賦予食材一些未知的變化,如此再用灶火蒸出來的食物,便頗為不同。
即便是效果差上兩成,可在味道上,其實已經超過宋無忌,畢竟武大師傅在太昌縣賣早點,也賣了幾十年了,是祖輩傳下來的手藝。
僅僅以方便取食而論,不以做菜複雜精美,且需要接地氣,價格便宜,還得由武師傅上。
柳嬸子煮飯,則是賣飯糰子,古代田間勞作,便經常自制飯糰子,將菜和飯拌好,再擠壓成一個糰子,用菜葉子包住,涼了也能吃。
這個飯糰子的效果,宋無忌吃過了,就是普通米做出來的,卻有血稻米差不多兩成左右的效果,真是平民之光。
鮑師傅則做了些米糕,將米、糯米,泡好後研磨成米漿,再上鍋蒸,便是米糕了,蓬鬆柔軟,自帶米香,入口即甜。
經過灶火之後,吃上一塊,便能夠補脾益腸,也就是可以治療一些腸胃疾病,比如胃寒、脹氣、脾虛、拉稀。
劉師傅則是做了米粉、麵條,他擅長調味,便以平民拌粉、拌麵為主,油鹽醬醋、鹹菜乾,在他手裡隨便一加,一攪拌,便味道豐富,鹹鮮辛辣。
吃了之後,能壯大力氣,臨時增長體力,雖然不多,但賣苦力氣的人吃上一碗,幹活的時候便不覺得累了。
至於宋無忌,賣的則是湯羹,畢竟宋無忌有“調羹”的能力,湯羹類效果還能增加10%,自然要利用起來。
之前做的是破疫鼠尾羹、當歸蓮子文心湯之類的,比之平民百姓還高檔一些。
如今宋無忌做的就純粹是“蛋花湯”了,十個雞蛋能做一大桶的那種。
打出來的蛋花,又薄又多,其他的調味,便是灌木小妖的葉子、一點芝麻香油便是,畢竟這裡也沒有紫菜和西紅柿。
這蛋花湯,沒什麼大作用,消渴利尿的同時,還能緩慢恢復三寶之精與三寶之神,能夠大大緩解疲勞程度。
如此司灶衙門中,那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不必特意宣傳,僅僅這股強烈的“食香之氣”,便能飄蕩數里。
如此剛剛天亮,灶司衙門已經人滿為患,看來今天生意不錯。
“唉?怎麼今天吃東西要收錢了?”
醫藥署的李老大夫,每天早上起得最早,打完幾套八段錦,五禽戲後就會來食堂吃早餐。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