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無忌並沒有一直跟兩個廚娘聊天,但也瞭解了她們名姓,一個姓柳一個姓鄒,她倆個,聽不得宋無忌一直叫姐姐的,便主動讓宋無忌叫柳嬸、鄒嬸。
宋無忌吃了蒸紅薯,只覺得甜絲絲的,比陳年雜糧稀飯好吃多了。
隨即一邊燒火,一邊運轉灶王心法。
這灶王心法一運轉,灶中之火,便傳來一股溫暖的感覺,不是肉身的暖和,是發自靈魂的溫暖。
似乎是光明、希望、滿足、闔家歡樂的感覺。
宋無忌腦海只想到了一個詞“萬家燈火”。
與此同時,整個廚房的氣,與宋無忌交感,尤其是鍋上蒸著的一大桶飯,透出的飯香味,便直沁心脾。
腦海中的那枚“火德灶格”殘片,也一閃一閃,緊接著,一幅幅殘破畫面顯露。
只見家家戶戶在廚房供奉灶王畫像。
別的神明,還要專門燒香供奉,灶王爺卻只當每次燒火做飯的炊煙做香火。
這是獨屬於灶王的香火,名喚祭灶香,也就是所謂飯菜的香氣。
宋無忌想起小時候放學回家,便能聞到家家戶戶做飯的香氣……
灶王爺保護人們的廚房,不受火災,保護飯菜,不被餓鬼偷吃。保佑婦女心靈手巧,做得一手好飯菜、保佑家庭和睦。
萬家灶火所在,即灶王權柄所在。
如今灶王格落在宋無忌身上,灶王神蹟微薄,並沒有在此天地大變中顯靈,似乎就是在等宋無忌。
因此宋無忌和柳嬸打聽道:“柳嬸,鄒嬸,我聽那些人說,沒事可以去城隍廟拜拜,城隍爺顯靈了,是不是真的?我還沒有見過城隍呢!”
“真的,怎麼不是真的?我兩日才去城隍廟拜過呢,只捐了二兩銀子,就分到了一包香灰,都說喝了香灰,就不怕鬼了。”
宋無忌道:“我聽說城隍是庇護城池的神明,家宅另有神明,不知道這些家神如今有沒有顯靈了的,如果顯靈了,是不是我們說話他們也能聽到啊?”
“我們村一開始就有土地和祠堂裡的祖宗顯靈了。”
柳嬸子一下子被吸引了:“小宋說的有道理啊,真遇到事了,除了祖宗會保佑,還有誰會保佑啊……要不我們晚上燒點紙錢給祖宗?”
宋無忌咳嗽一聲:“我看見這裡有灶王爺的畫像,我聽說灶王爺就是庇護民宅的,管一家大大小小的事。”
“灶王爺?”柳嬸子經過提醒頓悟道:“是哦!每年過年的時候,就要貼桃符對聯,要請灶王爺……還要擺些蜜糖,讓灶王爺說些好話……灶王爺怎麼沒顯靈呢?”
鄒嬸子道:“這還不明白,我們只到外面拜神,不到自己家裡拜神,肯定不靈啊,多少錢辦多大事,出多少香火供多大力,你看家裡供的神,門神也好,灶神也好,是不是隻有過年貼個畫,燒個香,平常哪裡會供他們?”
“咱們這,香火最旺的就是城隍廟了,初一十五都有人上香許願,還願,所以城隍老爺關鍵時刻顯靈了……”
“要說一柱香也不需要多少錢,這城隍老爺要拜,祖宗也要拜,這看宅的門神,灶神也要拜的,反正禮多人不怪嘛!萬一有用呢?不比二兩銀子買香灰划算麼?二兩銀子都能買一百把香了。”
宋無忌很滿意兩個嬸子這麼上道,提議說道:“我聽說灶王爺不要香火,把飯菜放他面前供一供,意思意思就行了,這飯菜升騰的熱氣、鍋氣,就是祭灶香嘞,畢竟灶王爺就是管人吃吃喝喝的。”
“有麼?嬸子我怎麼沒聽過?”
宋無忌點點頭:“有的,有的,小時候過年的時候,我阿麼就是這麼跟我說的。”
“我們這廚房灶上有一幅灶王畫像哩!”柳嬸子一指,宋無忌就看到了,早已經被油煙給燻得瞧不見的灶王畫像。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