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灶君

第32章 少年立志出鄉關

當歸和蓮子,醫署裡都有,宋無忌迴歸廚房的第一件事,就是製作[當歸蓮子文心湯]。

文心,長得像是一顆心,但並非血肉色,而是藕白色。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言,夫文心者,言為文章之用心也。

但這裡確實具化成了一顆心,這顆心蓬勃著文氣,裝在盤子上,氤氳成了一字字文章。

[文心.下品]:唯有文章通明者,方能見其形,狀若人心,是謂孟子言:心有四端,仁義禮智。食之令人開智,略微增長悟性。

宋無忌將文心一整個放入瓦罐中,加入切片的當歸鋪底,九顆去芯蓮子,擺在周邊。

擺盤[九子一心局]。

又是一個特殊的擺盤,宋無忌看了看效果,是補心安神之用。

當即叩上另外一個碟子,上鍋用水蒸氣蒸,蒸氣會自動被吸入其中化作湯汁,全程不用加一滴水,這是粵地煲湯的做法。

灶堂大火轉中小火,煲煮兩個時辰往上,是所謂“老火靚湯”。

一邊煲湯的功夫,宋無忌的手也沒有閒著,正拿著生地瓜雕花,或許是有天賦,又或許是灶王傳承改變了宋無忌的靈活度,總之一些簡單的雕刻,宋無忌很快就做的有模有樣。

給劉嬸子雕刻了一朵地瓜花,給鄒嬸子雕刻了一隻地瓜小兔子,反正雕完的東西,還是能夠熬煮地瓜粥的。

兩個嬸子看到這些,笑得合不攏嘴:“小宋以後肯定是會哄女孩子開心的。”

接著又道:“小宋小宋,你說我們多多祭灶,能不能跟你一樣得到灶王爺看重啊?”

“試試唄,反正每天都要做飯,祭一祭又不要錢。”

柳嬸子道:“我周邊好多媽子,嬸子都祭灶了,祭完後的飯菜好像更香了些嘞,就我隔壁家那個馬三娘,原本做飯跟煮糊塗粥一樣,難看又難吃,他男人在外面做了一天的活,晚上回家吃上這麼一頓,都感覺活著沒意思。”

“現在祭灶了,他男人天天誇她手藝長進了呢。”

家長裡短總是如此,所以灶王爺的對聯才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當宋無忌掀開鍋的時候,一道發光的美食就展露在宋無忌面前。

那是真的發光,文心燉煮之後,文氣融入湯汁之中,當歸帶來略微琥珀的光色,整體清亮,沒有油花,一股香氣,更是沁人心脾,就像是頭腦之間的淤堵,瞬間被打通了一般。

當歸蓮子文心湯:少年立志出鄉學成乃歸,有功名千般縱橫,臨了殘生多念家,食之思鄉思親,開竅醒神,悟性+1。

別看悟性+1少,宋無忌的根器、悟性、筋骨,都少得可憐!根器0.6、悟性0.7、筋骨0.5。

根器乃是一個人的先天容量,悟性是後天學習能力,筋骨是先後天鍛鍊的體質。

增加1點悟性,對於宋無忌而言,是質量的飛躍,之前煉化妖氣也好,觀摩文倀施展法術,武倀施展開山刀法都沒成功學到什麼,就是悟性不行。

宋無忌食指大動,也不怕溫度太燙,連忙將這碗文心湯吃下肚。

服食神通運轉,瞬間宋無忌便陷入到了幻境之中。

幻境中,宋無忌變成孫秀才。孫家是西山腳下的農民,從爺爺一輩,就開始賣苦力,勤儉持家,耕作開荒,冬日空閒的時候就去府城做工,往往過年都不在家裡吃飯,只到春耕前才趕回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