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晴掏出手機,準備搜一下。“我來的時候已經搜過了,一克大概在6-8萬左右,所以儘快聯絡他們的鑑定師。
在最安全的情況下,進行鑑定和確定時間拍賣,而且兩個木頭,都是儲存完好的明朝物件。”
“一克6-8萬?百倍黃金?我的天。”
蘇晴的手機也搜到了奇楠的資料,趕緊和佳士得的人進行聯絡,在網上提供了陳燁從南非拿到的出口證明後,佳士得的區域經理緊急託人驗證了陳燁給的出關手續。
又查驗了陳燁公司的資質,知道陳燁公司最近在佳士得經常有業務往來後,佳士得和蘇晴約了第二天的時間,直接派車到了陳燁所在的酒店。
“大公司就是不一樣哈?直接上門幫忙鑑定。”
陳燁看著佳士得魚貫而入的一群鑑定師,不由自主的說道。
幾個上了年紀的鑑定師身旁跟著提工具箱的助手,在獲得了陳燁的准許後,向陳燁擺放沉香的桌子走去,蘇晴則是幫陳燁勾選佳士得拍賣協議中重要協議部分。
“佳士得的服務也是根據佣金和拍品來的,您的這兩塊沉香木,最後的佣金肯定不少於千萬。
所以我們怎麼重視也不為過,再加上您說他們是明朝的東西,噱頭和炒作的東西也有了,更是需要給您完美的服務。”
佳士得香港區的經理在一旁恭敬的說道。
走到箱子近前的幾位老師傅,並沒有動手開箱子,而是看著銅釘箱子一陣發愣。
“這箱子!這箱子絕對是清朝以前的,至少百年以上的歷史。”
“真是難以置信,看這製作風格,還有這銅釘的鑄眼,明顯的元后明初。難以置信,難以置信啊!”
一群老專家開始拿著高倍放大鏡,仔細檢視箱子的每個縫隙,隨後才開始開啟箱子。
“香味形而不散,醇厚而又勾人,極品啊!”
“油脂區域和大小,還有真菌反應確實是倒架,只是年代不好說,要說它是清朝的,我信,可要說他是明朝的,總感覺,少了點味道。”
“老李,這可不能打眼啊,清朝和明朝可是沒差多少年。”
“我當然知道,可這反應,確實只像百年多一點的歷史啊。”
姓老李的一臉不服氣,可想想又確實不敢肯定,古董這玩意,上了年頭只要保養得好,可以傳幾百年沒多大變化,幾人又看向另一個奇楠觀音。
“這個觀音,倒確實是明朝的雕法。”
“哦?李老師,請問這明朝和清朝的雕法還有區別嗎?”
陳燁好奇的上前問道。
“陳總,這明朝雕刻的手法,相比其他朝代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大腦袋。
由於需要突出人物臉像,通常明朝的石雕,木雕,以及瓷器,都是大腦袋。”
幾位師傅看完幾遍後,還是不確定物品的具體年份,但根據箱子,還有木雕,定義為明末清初的東西。
更具體的鑑定結果,需要陳燁提供物品的來源(也就是編一個感人肺腑,讓人可以大掏腰包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