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尤你也別推辭了,老趙就是這個脾氣性格。你要是這麼客氣,以後老趙不和你來往了,你可別讓我當中間人給你倆說和。”
這麼長時間的接觸,牛廠長太瞭解趙有財了。牛廠長有的時候都無法理解,為什麼一個人那麼優秀的情況下還能崇拜那麼多不如他的人。
趙有財動不動就發自內心崇拜的行為,著實令他有些費解。
沒辦法,土生土長的六零年代土著,哪裡明白二十一世紀而來的後世之人的心路歷程?
“那行吧,我就厚著臉皮收下了。”
老尤再一次道謝,這才由老秦接過話頭,正式給趙有財介紹千穗節的情況。
“這次的千穗節規模比上一次的規模要大很多,除了已經建交的部分國家代表之外,還有很多國家的商人也會出席此次千穗節。”
“上次只有十六個省份參加千穗節,大部分都是土特產。那些外國佬除了買了些藥材之外,其餘的東西基本上是一樣兒都沒帶回去。”
趙有財點了點頭,神情也跟著嚴肅了幾分。
他可太清楚那些外國佬的嘴臉了,從前上網查閱資料的時候,知道那些外國佬有多高傲,而且那種高高在上的態度自華夏建國後一直持續了幾十年。
“這次參加千穗節的省份變少了,但具體瞭解了一下,大部分還是土特產。沒辦法,有一些事關國家命脈的東西說什麼都不應該出現在那樣的場合。”
比如石油和鋼鐵這種東西,自己國家都不夠用,怎麼可能銷售到國外去?
“當我們知道你竟然搞出了泡麵這麼好的東西出來以後,我們所有人都興奮的不行。覺得這次的外貿訂單,興許能靠你找出一條生路了。”
搪瓷廠幾年前在千穗節賣洗臉盆,除了印著大紅喜字的賣出去了兩個之外,剩下的都是怎麼拉過去的就怎麼拉回來的。
紙盒廠更慘,從頭到尾沒有人買就算了,還被人指著鼻子罵華夏是一群上不得檯面的臭蟲,連賣破爛的都來了。
紡織廠略微好一些,賣出去了幾匹成本價比收貨價沒少幾塊錢的綢緞,其他的布料那是一丁點兒沒賣出去。
而鋼鐵廠則是全程陪跑,做的就是幫著老祁跑前跑後的工作。
趙有財知道國外的人在這年頭打壓華夏打壓的厲害,卻怎麼也沒想到竟然打壓的這麼厲害。
“最近幾年周邊小國不老實,鬧騰的厲害。你可能不太清楚這裡面的彎彎繞繞,我也只能給你說一些簡單的。”
趙有財點頭,就聽搪瓷廠的秦廠長繼續道:
“毛子國和米國近幾年的局勢格外緊張,他們都有把主戰場挪到其他地區的可能。咱們國家面積大,近幾年也發現了不少資源,都是讓他們眼紅的。”
到底是傳承了幾千年的國家,底蘊在那裡擺著。
如今剛建國十一年,還是十分艱難的時刻。
毛子國這個老大哥換了個領導人就撤走了對華夏的所有扶持,米國那邊整日幫著這個扶持那個,遠端養殖乾兒子的技術玩得越來越溜。
華夏若不再做出什麼回應,讓全世界都知道華夏的態度,只會讓國家再一次淪落為炮火連天的戰爭區。
百姓已經這麼苦了,不能更苦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