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自宋朝之後,再也沒有過計程車林盛會。無論以後這些人會怎麼想,但在此刻,他已然是所有人都認可的聖賢!
聲望自然當卓然於天下冠!……
浙東之會的結果比所有人預想中最好的結局還要更好。
一場李祺和南人間的大和解,一場大明愛國主義教育,以及一場李祺加冕聖人位的盛典。
“妹夫的忠謹真是讓朕感動,若天下人都如同妹夫這樣,大明又有什麼問題不能解決呢?”
李祺在浙東攫取了巨大的聲望,可朱棣一點忌憚都沒有,他正為李祺所說的“以大明為綱”的學術成果而感慨,他對李祺的喜歡已經完全超越了任何人。
“以後會有更多忠謹的臣子為大明效力,臣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朱棣卻搖了搖頭,認真道:“景和,你就是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你此舉至少為我大明多延五十年國運,朕實在是不知道該如何感謝你。
你已然是活著的聖人了,朕答應你,待你故去後,使你配享文廟之中,列於十哲之後。”
配享文廟!
文人最高追求,甚至比配享太廟還要重要,太廟是功臣,而文廟則代表著學術方面的最高成就。
他活著是聖人,死後也要入文廟做聖人,從此無論是史書之上,還是典籍之中,亦或者天下人想起他的時候,便要尊稱一句“李子”。
對於李祺來說,他更配享文廟後,會不會有成就道具獎勵下來,畢竟這可不簡單。
“臣叩謝陛下,臣……”
他話還沒說完,便只覺天旋地轉,而後眼前一黑,已然不知天地為何物。
待他幽幽醒轉後,便透過那些裝飾圖案發現自己還在宮中,侍奉的太監見李祺醒了頓時驚喜的奔出內殿,明顯是去喚人了。
大約一刻鐘後,李祺便見到皇帝朱棣匆匆走進,甚至皇后以及朱高熾也跟在後面,三人面上都帶著擔憂之色。
“好好躺著,別行禮了。
景和,你終於醒了,你若是再不醒,朕都不知道該如何向臨安交待了。”
朱棣的神色能看得出來是真的焦急,“你已經昏迷了三個時辰,剛才一句話沒說話你直接吐了很大一口血,其中還有黑色夾雜,朕還以為你中毒了。”
李祺很是平靜,甚至還帶著笑意道:“臣的身體臣很清楚,只不過是油盡燈枯而已,倒是勞陛下、皇后娘娘以及殿下擔憂了,是臣的過錯。”
朱棣簡直想要罵人了,但最終還是有些無力的收回了那些話,“你好好修養身體……”
皇后也安慰道:“景和,身體最是要緊,國事待……”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再修養也養不好的身體,讓它多做些事才是最正確的。”
李祺自己也沒想到身體出問題竟然這麼快,而且竟然是昏迷的形式,這次昏迷了三個時辰,那下次呢?一種難以言明的緊迫感出現在他心中。
“陛下,臣一直都知道身體出了大問題,但預計應該還有一年半載,可臣沒想到臣竟然會昏迷,這次昏迷了三個時辰,下次可能就是一天乃至於兩天,最終可能就是一睡不起。”
這番話讓皇帝三人皆有些黯然,又有些心驚,因為李祺說的很現實,歷史上很多這種事例,這事發生在皇帝身上,甚至會改變一個國家,因為昏迷期間很容易被假傳旨意。
“臣一直以來都有一件國朝大事憋在心中想說,可又覺得應該等一個合適的時機,如今突發此事,臣不知道下次會是何等情況,如今陛下、皇后皆在此處,臣便直接道出罷了。”
帝后對視一眼,同聲好奇道:“是以大事?”
“何事竟能讓你李景和放心不下,在這等境遇之下,還念念不忘。”
“此事只能帝后知曉。”
朱高熾聞言一愣,而後對上了李祺的眼睛,他瞬間打了個激靈,一股酥麻之意自脊椎直接傳上了後腦!“父皇、母后,兒臣到殿外等候。”
他低下頭,掩飾住紅潤的眼眶以及欲要滑落的淚滴,往殿外而去。
走出殿外,夕陽已經往西落去,大紅之中帶著絲絲落幕之意,朱高熾不由想到了李祺病入膏肓的身體。
而這個將死之人正要最後一搏,為他——
朱高熾!————
李子當世,以忠而奉上、以誠而待人、以德而面世、以信而結友,言必行、行必果,古語曰:“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時人語曰:“季布遠之,而李子當面!”——《儒林正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