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世家五百年

第94章 傳承的故事

李祺緩緩說著,士子中已然有人眼眶微微溼潤,“李景和待人以誠而言語真摯,故堪為天下友,能為天下師”,這句話突然出現在大部分人腦海中,唯有靠近李祺,才能感受到這句話的含金量,才能知道什麼叫做良師益友。王艮臉上滿是驕傲,這就是他的老師,不僅僅是他學業上的老師,還是他為人上的老師,是他的榜樣和神聖,願為老師赴湯蹈火,而為天下先!“最終想來想去,或許說些為官之道,最是合適,這也是一種對諸生的盼望,望諸生皆能蟾宮折桂,顯耀高中!”

諸學子錯錯落落的向李祺行禮,而後漸漸恢復了平靜,重新望向李祺,聖人的為官之道,或許便是連陛下都不曾聽過的,又會說些什麼呢?

幾乎每個人都升起了好奇之心,即便是國子監祭酒等人都不經好奇的張起了耳朵。

“官場是很黑暗的。”

李祺的第一句話就讓所有人驚住了,這也是能說的嗎?尤其是從聖人的嘴裡說出來!

“諸生中有許多年輕人,懷著一腔熱血想要做一番功業,造一份清平,將聖人所教的那些道理,在現實中一一用出,繼而治國平天下,名留青史。”

李祺淡淡的講述著,卻說進了許多士子心中,“可官場不是這樣,縱然你有無窮的熱血也會在這裡面不斷地消磨,洪武朝殺了很多貪汙的官吏,他們難道一開始進入官場的時候就想著貪汙嗎?可時間一長,便同流合汙,曰之和光同塵,為人之道。”

人群中已然有些騷動,李祺說的這些都是痛點,可卻都非常的現實。

人群有一士子出列高聲道:“景和公,我父親曾是兵部一主事,因為觸怒上官而含冤死去,直到當今陛下建極,才平反此案,他一生清白,可若不是陛下登基,卻似乎無甚用處,倘若和光同塵,或可儲存性命,請景和公解惑。”

“這世上有兩種好人。”

李祺環視著所有人,而後對那年輕士子溫聲道:“一種人性格剛烈,上可死諫於君王,下可搏命於世道,這等人乃是世之脊樑,千百年來都為人所稱頌,世道人心能一次次的重鑄,便是有這等人存在,你的父親就是這種人,你不該有此疑惑,當為有這樣的父親而傲然於當世。”

那年輕士子淚眼婆娑的長揖於地。

李祺的聲音有些高漲起來,“還有一種人,隱忍圖謀,如後漢之王允,隱忍於董卓之前,乃至於見辱於猖梟!這等人亦有大勇氣、大智慧,事不成之前,誰知其忠奸乎?一旦事真不成,便是千古罵名,乃至於遺臭萬年。

對這等人來說,縱千夫之所指,亦面不改色,為何,其心如鐵,光明於其中,而道存天矣!”

李祺此言說罷,眾士子只覺渾身熱血沸騰,可緊接著李祺的話就讓眾人又愣住了,“可想要做個好人是很難的,有時候你總是會迫不得已的做些事情,沒有人能愛惜羽毛,一直一塵不染,大多數都會死於道中。”

眾士子只覺腦子都要炸開了,李祺剛大大讚揚了兩種好人,轉頭就說這條路很難活著。

是啊。

這條路若是真的那麼簡單,那普天之下到處都是那等名臣了。

“總有人迫於時勢要做些違背良心的錯事,可人絕不能自甘墮落,而真的以為自己已然無救,繼而真的便沉於黑暗。

越是在黑暗的境地中,越是要堅定自己的信念,你生來就要做些大事,你和那些披著人皮的禽獸不同,在你的內心中,依舊有良心和理想。

那些在你們現在胸腔中跳動的那顆心,縱然經歷了千百風塵,可它依舊是鮮活的,是如血般鮮豔的赤色,只有它還在,你便永遠都是年輕時那個志在清平天下的少年郎!”

李祺話音落下,國子監中已然是寂靜一片,唯有自輕柔而漸漸散來的風,帶著秦淮河上的脂粉香,帶著已然盛放的桂花香,縈繞在鼻翼之間。

“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國子監中心學門徒實在不少,縱然不是心學門徒也都知曉這句極其震撼人心的言語,以及善惡四句之教。

“正是此言!”

李祺往四周拱手,“今日靜極思動叨擾諸生,明日開考,祝諸生俱能高中,日後造福一方。”

說罷在王艮和李顯穆的攙扶下重新上了馬車。

諄諄教誨言猶在耳,卻見李祺已然要離開這裡,諸生頓時紛紛上前,無數人想要說些什麼,卻只聽見李祺最後道一聲,“言盡於此,今日當散去。”

雖是不捨,可諸生還是紛紛讓開了通路。

“景和公,鄉試後的鹿鳴宴您會來嗎?”

“或許吧。”

餘音嫋嫋。

有位聖人,輕飄飄的來了,又輕飄飄的走,不帶走什麼,只留下些許言語。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