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我幹啥,上崗吧,維持秩序。”
“對了,家裡有老人的,趕緊打電話。”
“好嘞,謝謝喬所。”
7月4日的傍晚,垡頭街道第一屆足療節,毫無徵兆地開幕了。
這也是金蟾西路附近商家的狂歡。
他們積極地為泡腳等候的老人送上各種飯食。
而排在前面的老人們,在足療後全都胃口大開,紛紛帶著陪伴的子女們直接下館子。
…………
趙小錘開掛了。
他坐在馬紮上,身邊姑娘的眼睛蒙著藏青色絲綢布條,瓜子臉,容貌清秀,身材苗條,如果她有雙健康明亮的眼睛,追她的男人一定會很多。
可惜生活沒有如果,她纖長白皙的雙手,在以後的時光裡,會和各種各樣的腳丫子相伴。
這也是換取衣食無憂生活的代價。
趙小錘把著她的手,手感很好,嬌嫩軟滑,一看就知道父母把她照顧的很好。
他帶著她的手指,從大媽的足底大腦/垂體反射區開始,到淋巴反射區結束,用熱流輔助,手把手地實踐並講解手法、力度、頻率、位置。
只實踐教學一遍,在熱流的輔助下,盲姑娘腦海裡就形成了深刻的印象。
何況還不止一遍。
“這就是慢性疲勞綜合症的全套按摩手法,大家想想今天我的帶做手法,和自己之前練習時的不同,只要熟練掌握這一項,今天這些大爺大媽全都會成為你們的老客戶!”
不知不覺中,趙小錘還學會了打雞血。
下一個大媽,換一個技師,趙小錘繼續教。
順道跟喬所打個招呼,通知接下來排隊的不再接待。
剩下的,趙小錘就算加班,也要帶著十個年輕技師,把這些大爺大媽服務完。
…………
夜晚的金蟾西路,商家們把所有燈光全都開啟了。
路兩邊,大爺大媽還有各種年紀的老人們,排著隊泡著腳。
更年輕的人們,正忙碌著伺候著各自長輩。
或者打熱水,或者購買飯食。
這不是排隊領雞蛋;也不是退休撿破爛;每個從按摩師手裡站起來的老人的表現,都在他們的親眼見證下,變得容光煥發。
服務過程中,平日若有所覺的老年病、慢性病,也被年輕的按摩師一一指出,並給出明確的方案,掛什麼科做什麼檢查,確診之後如何理療等等。
京城按摩醫院和社群醫院理療科是他提到頻率最高的名詞。
沒有商業套路,沒有辦卡推銷,也沒有‘補氣血’的玄學,只有最簡單的調理建議。
這種沉默的務實主義,子女們在各自的職場中,都很少見到了。
更何況,長輩們有個健康的身體,他們才是最大的受益者。
…………
眼鏡女學霸周旋,也在人群之中。
她剛剛在輕鬆慢行接受完單項按摩,這是第二個療程的開始。
如今她的頸部、肩背疼痛明顯減輕,頭暈耳鳴現象消失,至少不會再被誤診美尼爾氏綜合症了。
走普通療程是那個人的建議——她再不鍛鍊背部肌肉,這個毛病會伴隨一生,每次找他,家裡的錢財早晚耗光。
其實她特想告訴他,她家有錢。
不過當時覺得這話該是男人對女人說的,所以沒出口。
現在,她後悔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