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重生了,又當留學生?

第862章 加入外賣大戰

“儘快吧!”

“是是是。”

因為是頭一回遇到這種情況,陳逸楓並沒太往心裡去,只是不快地擺了擺手。

他的資金並不只存放在一家銀行,而是分散在全國各地的多家機構。

陳逸楓打算再去別的銀行問問看。

他平時不炒股,對銀行股暴跌的訊息也還不知情,只以為是那位行長臨時碰到麻煩、想拖一拖。

可當陳逸楓趕到第二家銀行,卻遭遇了同樣的回應時,他就沒法再那麼淡定了。

這位行長的說辭和之前那位姓王的如出一轍,滿嘴道歉,可一分錢都不肯拿出來,氣得陳逸楓當場發火,甚至放話“三天之內拿不到錢,就要這家銀行好看”。

面對這樣的威脅,行長倒也沒動氣。畢竟理虧的是自己,不過行長仍然拍著胸脯保證會盡力去辦。

“不對勁,太不對勁了……一家銀行拿不出錢也就算了,怎麼連別的銀行也這樣?難道是華京這邊的銀行系統出了什麼問題?明天回新廬再問問看。”陳逸楓坐在車裡,喃喃自語。

此時,某團和餓了吧的大戰也正如火如荼的進行中。

一開始,兩邊的策略都是燒錢補貼,說白了無非就是比誰給商家、顧客和騎手發的優惠更多。

但漸漸地,某團因資金壓力調整了戰術,那就是造神!

其實這個方法跟很多直播平臺差不多:搞一個排行榜,把騎手每天接單量和收入資料公開亮出來。

目的就是讓普通騎手看到單王的高收入眼紅、更有衝勁,同時也能吸引其他平臺的騎手跳槽過來。

不得不說,某團這招效果挺不錯。類似的手段在直播、網文,甚至某些傳銷公司都屢見不鮮。

很多人覺得送外賣就是多勞多得,只要肯跑就能賺得多,其實這個想法是錯的。

如今是大資料時代,你每天能接多少單、每單多少錢、最終收入多少,其實早被系統算計得明明白白。

平臺一般不會讓普通騎手收入高得離譜,哪怕你一天比一天跑得多,他們也會悄悄把單均價格調低。

算來算去,你的總收入其實差不了太多。

那有人就會想,排行榜上單王的資料是不是假的?

其實也不假,只是他們接到的單子往往是好單。

什麼是好單?

就是距離短、單價高、東西輕、不容易損壞(像蛋糕、鮮花這類就屬於難送的單)。

每個區域都設有站點,由站長負責管理。

外賣平臺和地方站點之間並沒有嚴格的歸屬關係,更多是承包制。

平臺在全國範圍內設立少數核心管理公司和辦事處,與站點之間其實是分蛋糕的關係。

專送騎手的單子都是由系統或管理員指派,說白了,就是一個許可權的問題。

如果你跟站長關係好,他或許能幫你調一下許可權,讓你多接好單。

這就是為什麼有的人送外賣月入過萬,有的人卻只有幾千。

不是你不努力,是你還沒搞懂遊戲規則。

陳熙前世做平臺的時候,也曾去別的外賣公司親身體驗過。

他測算過,如果是眾包(也就是兼職騎手),接的單子一般都是專送騎手送不過來或者不願送的垃圾單。

按他的計算,這種單一次跑3單以下,實際收入還不如進廠打工。

如果一單一單跑,平均一小時也就賺8~10塊錢。

他當時騎的是共享單車,每天還得扣掉2.5~3塊的保險費,日均成本10塊左右。

連續測試幾天之後,不管是遠單還是近單,結果都差不多。

當然,這還沒算上活動獎勵。

陳熙覺得,如果沒有活動補貼或惡劣天氣加價,真的就是把電動車騎到報廢也賺不到什麼錢。

(之前送到一個老小區,因為是晚上還修路,地上有個大裂縫。共享單車的輪胎不是很好,卡在裂縫裡就翻車,搞的人還摔了一跤。感覺還是以前在澳洲送外賣舒服,沒有智慧手機、沒有演算法、也沒有時間限制。國內這個外賣配送真的是……共享單車最高時速25碼,一單一單跑的話,系統都給你安排好了,差不多也就多給幾分鐘給你拿餐找地方。接兩單一般不會超時,但三單的話25碼基本上都是會超時的。這也就是為什麼馬路上外賣小哥都跑那麼快,還逆行闖紅燈的原因。

之前也點過外賣,總是抱怨外賣員接那麼多單,每次送來都超時。自己體驗了幾天後,也是深有感觸。以前總以為市面上有那麼多外賣平臺,各方的騎手之間都是站隊搞競爭的。其實不然,就那些紅色、藍色、黃色的騎手,如果在送外賣的時候遇到,基本上都會互相幫助。要麼給你指路、要麼幫你順路送一下,壓根就不會在意你是什麼顏色的陣營。反而他們閒的時候會罵幾句平臺,或者罵一下之前遇到的傻X顧客不接電話之類。

雖然跑外賣不賺錢又累,但是還挺讓人上癮的。我感覺這比去健身房鍛鍊要好的多,跑個幾天瘦了好幾斤,幾天不跑感覺混身都難受,哈哈哈。)

這個外賣騎手裡也有種類之分,其中眾包屬於兼職。

陳熙以前一直以為眾包會不受全職騎手待見,因為兼職人多會搶他們飯碗。

但是當他真正體驗了國內的外賣後就發現,眾包反而是外賣員裡的特殊存在。

其他外賣員都稱呼他們為眾包大神!

原因就是專送送不過來的單子都是由眾包接受的,如果沒有眾包的話,專送肯定會超時或者接一些垃圾單子。

尤其是惡劣天氣的時候,通常單子都是由眾包大神頂上去的。

有的人說眾包為什麼這麼玩命,那是因為裡面有負債的老闆、輸錢的賭徒……

這話倒也不是沒有道理的,陳熙倒還真遇到過幾個年紀大的負債老闆在跑眾包。

幾天後,魔都,餓了吧總部。

“陳總,你剛才說的,有些過於理想化了。上次我們已經降低了超時懲罰,如果繼續放寬,平臺就別想盈利了。我們是生意人,不是慈善機構。”餓了吧CEO張旭沉著臉說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