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潮1980

第6章 山頭兒

於是當場一拍即合,“將軍”唯一強調的一點,只是讓寧衛民的嘴把牢。要他答應,不洩露這裡的情況,也不能再把別人招來。

就這樣,寧衛民憑藉著提供採買的服務,臨時成為了垃圾場的一員,開始每天幫盲流子們從城裡帶東西。

為此,他在這個團伙兒裡,還獲得了一個讓大家叫起來方便的外號——“採購”。

不能不說,在這裡撿破爛雖然出力遭罪,但卻大發橫財。

和城裡翻半天垃圾桶只能弄點廢紙有著天差地別。

那些工廠真是大方極了,什麼寶貝玩意都捨得扔。

鉛坨子、鋁板、銅線、鐵板、鐵鏈……

垃圾場裡就跟個小五金廠似的,要什麼有什麼。

寧衛民上手頭一天,就賣了七塊多,之後隨著經驗豐富,一天賺得比一天多。

不過不好的地方,在於盲流子們都愛佔小便宜,他們是以團伙的形式面對他這個外人。

於是幾乎每次帶東西,寧衛民總要吃虧,往裡貼補。

等於替盲流子們買的東西越多,他自己就虧得就越多。

像這次,寧衛民帶來的這些東西,就是昨天盲流子們給他下的訂單。

醬油一毛五,醋一毛四,兩瓶白酒兩塊六,一打白蠟三毛,黃連素四毛六。

他總共墊付了三塊六毛五,外加一張工業券。

但“將軍”聽了他報的賬,最後遞給他的卻只有三塊錢髒兮兮的票子。

掛嘴上的話更是尤為氣人。

“抹了零頭吧,就算你小子交管理費了。”

而這恰恰就是臨出門時,康術德最後叮囑寧衛民那幾句話的緣故。

就是怕他年輕氣盛拎不清,忍不住一時意氣,去較真兒。

不過說實話,康老頭也是白擔心了。

既然在偏門裡混飯吃,寧衛民的前世可天天都得和各路的人精子打交道。

他不僅早就懂得該裝孫子的時候要裝孫子,該當爺爺的時候得當爺爺的道理。

還擅長怎麼趁同行不注意,從人家的碗裡搶肉吃,讓人無法察覺。

而且尤為喜歡坑人的時候,讓人幫他數票子,還把他當成好人。

如今和這幫盲流子混在垃圾場裡,一起幹了也有十天了,該摸清的情況也掌握差不多了。

那麼今天寧衛民就決定要換種玩法,往回撈本錢了。

“錢我就不拿了,等我走的時候,咱直接換銅行不行?”

“怎麼折算?”

“就按收購價啊。你有秤對吧?秤好了份量,折算就行。”

“那行,就這麼辦。”

說實話,對寧衛民要幹這種費力不討好的事,“將軍”想不明白所以然。

所以打心裡覺得寧衛民是個傻蛋。

不過對他來說,這卻挺不賴。

既省了腿肚子轉筋,去跑兩公里外廢品收購站了,還免了遭遇公安盤查的危險。

於是還是一口答應了。

而這恐怕就得說,人和人的境界太不一樣了。

其實誰比誰傻啊?

往往把別人當傻子的人,自己才是真正的傻子。

(ps:最後掛個典型的例子。後面有些評論認為工廠會把破銅爛鐵扔到垃圾場,不賣掉拿錢很扯。認為等著寧衛民他們來撿是不可能的。我理解這樣的感受。如同當年我上初中,聽到老師說資本主義國家會把牛奶倒掉也不給窮人喝一樣的驚訝。很懷疑老師在騙人。但這個問題又是刻舟求劍了。這些聰明人只知道從自我角度去認識問題,卻不懂得歷史和客觀條件。一,大北窯地區幾乎聚集了北京百分之八十的工廠,卻只有一個垃圾場。垃圾傾倒特別集中。二,工廠都有定點的物資回收站,會把工業廢料單獨弄在一起去出售。但執行人並不勤快,這和自己在家省牙膏皮,肉骨頭去賣可不一樣。於是每天清理車間就有了不少零七八碎的小件被遺漏。這個道理就如同學校的垃圾桶一定會有廢紙。三,工廠有制度,有門衛,有保衛科。而且也並不是所有人都想著能換錢,敢換錢的聰明人。再雞賊的人也不能在工廠清理垃圾前把所有金屬弄走。所以綜上所述,東郊垃圾場的情況就成了讓聰明人們感到“不可思議“的現實。相信以後這樣的問題相信還是少不了的。所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要不怎麼說,一個作者能碰到真正喜歡他的書,也能看懂的讀者,是一種難得的緣分呢。)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