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潮1980

第10章 飯點兒

也知道要低頭過去,老太太肯定得生氣。

於是隔著小廚房的窗戶,他主動跟邊大媽打上了招呼。

“大媽,您今兒又吃餡兒啊,白菜豬肉的吧?”

“喲,民子回來啦,你鼻子真靈。你邊大爺就愛吃餡兒。別走,我也給你拿幾個,剛出鍋的,趁熱吃。”

“別別別,大媽,今兒我買了現成的,也是進屋就吃的事兒。”

“哎喲,那敢情好,那你快回屋吧,別讓你康大爺等著急了。”

沒的說,老太太看見酒和油紙包兒,也是一臉的驚奇勁兒。

這讓寧衛民又美了一泡兒。

心裡這滋味,飄!

可這還沒完,連小院兒最裡面的東屋,大觀樓電影院的放映員米師傅一家,也沒拉下。

也是該著今兒寧衛民出風頭。

就在他放下帆布大包,正要拉自家屋門的時候。

米師傅叼著牙籤,披著衣服,手拿提包,剛好從家裡出來。

這位一眼瞅見寧衛民手裡的東西,眼珠子更是瞪得溜圓兒。

“喲,今兒什麼日子?這不年不節的,要開葷啊!”

“嗨,這不最近肚子素得狠了嘛,連放屁都不是味兒,這才補補油水。您吃了沒?一起喝點吧。”

“哈哈,我都吃過了,你小子,又跟我逗悶子。陪你康大爺好好喝吧。”

米師傅正要錯身而過,猛的又站住了,跟著拍拍寧衛民肩膀。

“對了,一會兒吃飽了要沒事兒,你就找我看電影去。今兒大觀樓放新片子,《歸心似箭》……”

“謝謝您了,米師傅。待會兒我要沒喝暈乎,一準兒去。”

談笑之間,米師傅終於出院兒去了,寧衛民這才真正能進家門。

不過此時,也不知怎麼,他反倒在原地出上神兒了,心情還挺複雜的。

似乎對這個年代的鄰里關係,又多了一層感悟。

是啊,雖然這些話不能當真,誰都清楚只是客套,卻不能簡單的定義為無意義的虛偽。

因為這些客套裡,確實蘊藏著真情,包著親切和熱情。

只有回到這個年代,他才清楚的認識到,過去的京城人是什麼樣子的。

和氣、實在和敦厚,是這些老輩兒人的主流價值觀。

這些左鄰右舍,街里街坊,又都是十幾年,幾十年住在一起的熟人。

大爺、大媽,大叔、大嬸兒,這些稱呼都不是虛的。

只要一個院兒住著,這些鄰居遠比親戚管用。

別說平時看衣服,看孩子,生爐子,守門戶,這些日常瑣事了

就是趕上生產、生病,婚喪嫁娶,化解家庭矛盾的大事,也能指望這些沒有一絲血緣關係的人出手相助。

沒人顧忌“管閒事,落不是”。

更不會像後世的鄰居,駱駝打哈欠——大擰脖兒,誰也不理誰。

說實話,來到這個年代,各家各戶的飯菜,他還真的都吃過。

現在想來,他怕這種客套,煩這種場面。

其實很可能是因為自己一直還不上這份人情,他感到自卑和虧心罷了。

換句話說,如果剛才他真應了。

那麼無論炒雞蛋,還是肉餡兒大包子,他一定全都有份。

哪怕是羅家的大兒媳婦虧了嘴,邊大媽家裡恐怕得熱倆窩頭湊數。

兩家人也不會說什麼,下回還會依然這樣招呼他。

不為旁的,只因這是京城的民風,燕趙的慷慨而已。

嘿,怪道康老頭兒經常跟他念叨呢。

“……回老家那十幾年,我怎麼待著都彆扭。一直不知是人家彆扭,還是我自己個兒彆扭。直到又跑回來了,才似乎有點明白了。讓我惦記的,大概不是京城,而是這裡的人情世故啊……”

就在開門的一刻,寧衛民已經有了主意。

他決定今兒買的這些東西,絕不能獨悶兒。

有來有往,投桃報李。

進門之後別的不幹,先得找幾個空碗,把這些油紙包裡的東西分分,給各家各戶都送一些去。

比起剛才那微不足道的些許得意,這是一種更高階的快樂。

ps:邊大媽,羅嬸,米嬸,這些稱呼之所以跟他們丈夫一樣。是因為建國前,還保持婦女隨夫姓的習慣,再下一代婚姻,婦女才會被別人稱呼屬於自己的姓氏,這是年代的特殊性,不是為了省事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