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因為董觀一次又一次的吸血,這類雜兵的數量,並不算多。
最主要的任務,還是接引那些倖存的部落民重返家園,並對他們進行妥善安置。
這一塊,由哈克親率三萬大軍負責。
這般不斷分兵之後,羽侯親率數量已經不足十萬的大軍,再次登船,順著沆河繼續東行。
而後,沿途又經過三次分兵。
每次分兵,都會有少則萬餘,多則兩三萬登岸。
羽侯本人,則在分兵三次之後,親率三萬兵馬登岸。
此處已在玄州最東端疆界附近。
因為常年與旻州有血戰,雙方積怨已深,哪怕董觀這段時間一直在從各地“吸血”,將直屬的、附屬的兵力集中起來,然後“送”到“黑風軍”的屠刀之下,或者成為“黑風軍”的一員。
在這疆界附近,依舊留有一支玄幽鐵騎。
一方面,封鎖訊息,避免旻州方向太早知道玄幽二州發生的驚天鉅變,產生不該有的心思。
另一方面,也是不得不如此。
以雙方積怨,一旦全部撤軍,受了幾十年欺辱的旻州,一定會做出反應。
而對董觀來說,無論是被“黑風軍”吃掉,還是被旻州吞噬,性質都是一樣的,都是需要竭力避免的。
這支玄幽鐵騎,在董觀授首,數十萬大軍被強捏成“黑風軍”模樣以後,已是二州境內,最硬、也最難啃的一塊骨頭。
拿下這支鐵騎的任務,交到了主動請纓的羽侯手中。
耿煊對此,沒怎麼猶豫,便將這個任務交給了他。
對此,除耿煊之外的其他高層,都心有疑慮。
一個才剛反噬了前主,野心勃勃的傢伙,立刻就給其單獨領軍的重任。
以大家心中想法,這簡直是胡來。
可耿煊卻一意孤行,立刻拍板,答應了羽侯的請求。
率軍登岸之後,羽侯沒有任何耽擱,立刻揮軍東進。
隨他一起行動的這三萬兵馬中,有玄幽鐵騎一萬。
當他親率這一萬鐵騎來到軍營駐地時,留守此處的一眾玄幽鐵騎,還用愕然疑惑的眼神看著他們。
很顯然,董觀授首,二州變天的訊息,還沒有傳到他們耳中。
羽侯接下來的行動,反倒沒有什麼值得稱道之處。
很輕易的,他便將這支玄幽鐵騎吃了下來。
甚至都沒有鬧出多大的動靜,直到他率軍離開之後,旻州方向,都不知道與他們對峙的玄幽鐵騎,已變成了另一波人。
完成“騰籠換鳥”之後,羽侯親率大軍,一路西進。
不斷收降納叛,將沿途聚落收歸囊中,並不斷與前面登岸的大軍匯合。
而隨著不斷的匯合,也標誌著各自行動、各自吃下的地盤,連線成更大的一片。
八天之後。
三月十六日這天,羽侯、哈克等人,在“咽喉水道”東岸與耿煊匯合。
玄幽二州,徹底易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