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氣連飲三碗藥酒之後,大黃髮出一聲愜意而悠閒的哼哼聲,側躺在耿煊身邊,慢慢的竟睡了過去。
耿煊考慮起接下來的行動。
獵隊他還是要回去的,而且,應該越快越好。
但自己也不能就這樣回去,在回去之前,有三件事卻都要處理一下。
他先是上到地下室,然後回到自己家裡,透過窗戶看了看外面的天色,判斷了一下現在的時間。
“現在是下午三點左右。”
確認了一下現在時間之後,耿煊沒有停留,重新進入地下。
說來,今天自己還真的是折騰了不少事。
從一大早尾隨、殺掉迷彩服男子以及其他諜探開始,在深山密林中折返數趟,後又在地下隧洞內奔行上百公里,剛回到家,就迎接了一位“稀客”。
而耿煊現在,又要出發了。
回到地下空間,耿煊用水囊裝了滿滿一袋的水,又將常備在地下的乾糧帶了一些在身上。
此刻,隨著腹中藥酒中蘊藏的藥力散入四肢百骸,空空如也的胃袋再次發出了抗議。
耿煊將沉睡過去的大黃抱在懷裡,一邊重新踏入地下通道之內,一邊大口啃吃著乾糧。
他重新回到地下隧洞之內。
朝著通往康樂集的方向,他抱著大黃不快不慢的走著,但他並沒有走出去,而是在來回行走了兩遍之後,在一個地方停了下來。
耿煊抬頭往上看,此處距離李逡李坊主的家是最近的。
直線距離,也就五十米左右。
而李逡身為坊主,他的家也兼做辦公議事之用,面積也比一般人家的要大許多。
這樣即便是稍有誤差,耿煊也有把握將地道通向他家內部。
“就讓我來個以其人之道,還其人之身吧。”
耿煊將沉睡的大黃輕輕放在一邊,就立刻行動了起來。
和耿煊家現在沒有人一樣,李家現在也正是空無一人的狀態。
據耿煊所知,李坊主的父母都已不在,他就是家中的頂樑柱,有一兒一女。
兒子據說是在外面遊歷,女兒則外嫁到了旁邊一個名為宜良坊的裡坊。
只有李坊主和他的妻子兩個人在家。
若是其他時候,耿煊還不敢保證這時候的李家空無一人。
可現在是秋獵期間,即便有重要事情商議,也都會在深入赤烏山的山林之內。
包括李妻為了發揮榜樣和表率作用,也要帶領許多夫人做各種採集收割之事。
因為勞作地點非常分散,很多人都只是負責一處,或者就近幾處的聯絡溝通,掌握著最全資訊,擁有最高自主權的李坊主利用了這個漏洞,在所有人的眼皮子底下玩消失而沒有引起任何懷疑。
他只需要偶爾露個面,在他沒出現的時候,其他人都會預設為他正在別處巡查或者指導工作。
現在這種狀態,同樣為耿煊潛入李家提供了方便。
他之所以要這樣做,是因為他想要將一些可能存在的後患儘量清除掉。
而且,他也很好奇,李坊主為何會對他家這麼上心。
從他第一次登門的那些表現,耿煊就已經看出,李坊主對耿家的關注超過了尋常裡坊人家應有的待遇。
原本,耿煊只是對李坊主第一次登門時言語間的試探有些警惕。
現在,耿煊連他發現前身父親死亡疑點這事也一併懷疑上了。
真的只是一個獵隊意外發現的線索,還是有意識的尋找之下才發現的痕跡線索呢?
在真正體驗過赤烏山有多大,原始的山林又是個什麼狀態之後,“意外發現”這個說辭的可信度就變得越來越低。
……
半個小時後。
一條長四十餘米,稍稍有些坡度的地道便已從隧洞一側“長”了出來。
“距離地面,應該還有五米左右。”
耿煊根據自己的經驗判斷,喝了一口水後將水囊重新掛到腰間,耿煊決定一鼓作氣,挖通這最後一段距離。
可讓耿煊意外的是,他只是向上面挖了不到一米,就忽覺插入上方土石中的手指傳來一種空洞的回力。
有著豐富經驗的耿煊自然知道這意味著什麼。
這意味著就在手指前方的土石,已經變得非常薄,只需再輕輕一用力,就能將這處直接挖穿。
“這就挖穿了?”
“恰好挖到了地下空腔?”
地下並非完整緻密的整體,而是有著許多大大小小的空腔存在,是以耿煊第一反應便是這個。
不過很快,耿煊就想到了另一個更大的可能。
“地下室!”
“李家也有地下室!”
想到這裡的耿煊,沒有繼續往上挖,反而輕輕收回了手,然後手掌朝著左右兩側輕輕抓拿。
當他小心清理出一片長寬六七十公分的區域之時,他已經摸到了一塊方方正正的石板紋理。
“這是用石板鋪成的地面!”
耿煊心中當即有了答案,他雙手拖著石板往上輕輕用力,一塊石板立刻被他託了上去。
下一刻,耿煊邁步從地洞中走出,輕輕落在旁邊另一塊石板之上。
耿煊的目光在這個地下室打量了一圈,面積大約有五六十個平方。
為了確保地面建築的穩定,地下室的四角以及中央分別有一根巖壘磊成的立柱。
名為地下室,上方卻又兩處長寬二十公分左右的開孔,外面的天光可以毫無阻礙的照射進來。
對一般人而言,這點光源,地下室依舊昏暗,要想看清楚,必須點燈才行。
但對耿煊來說,卻已經能看清室內的所有陳設。
地面鋪設著石板,右側貼牆有臺階與地上房間相通。
室內陳設非常簡單,左側一角放著一張素淨光滑的石塌。
石塌旁邊,放著一張矮几。
而在矮几對面,同樣也是在耿煊正對面,貼牆放著一個架子。
這便是這個地下室的全部。
耿煊先是掃了一眼石塌,上面沒有任何東西。
他來到石塌旁的矮几邊,這矮几上放著一盞熄滅的油燈,以及一本用鎮紙壓著的書冊。
從這模樣不難分析出,這正是李坊主近期觀看研究之物。
耿煊移開鎮紙,拿起書冊,走到旁邊光線更明亮的地方翻看起來。
“常平……源考……”耿煊心中輕聲念道。
他輕輕翻開書冊,這一看,很快就入了神。
這書冊的內容並不多,記錄的事情也並不複雜,所以,耿煊並沒有用太久時間,就將這本書囫圇著看完了。
“原來如此。”
《常平源考》,一本粗略考證、記錄了常平坊這數百年來變遷發展的書冊。
按照書中所述,常平坊乃是元州血脈最正宗的裡坊之一。
五百多年前,元帝隕落,九州鼎沸,後霸王入元京,一把火將千年神都化為廢墟。
元京當時有四百八十座裡坊,只要是還沒死的,全部逃出元京,散入元州各地。
因為個人、乃至家族的力量在當時那種大時代的洪流下都太過孱弱,生存能力毫無保障可言。
所以,成功逃出元京,並最終在元州各處頑強紮根下來的,基本都是以裡坊為最小基本單位。
有的甚至是許多里坊的聯合體,本身也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這些散入元州各地的裡坊不可避免的與地方勢力產生了碰撞衝突,不過,這衝突的持續時間並不長,很快就結束了。因為這些裡坊相較於元州各地那些原有的、古老到原始意味濃烈村寨來說,各方面都是降維打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